|
              |
              |
              |
              |
              |
              |
              |
              |
              |
               
              首頁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唱好“9+1”產業經 實現鄉村振興加速跑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
               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唱好“9+1”產業經 實現鄉村振興加速跑
              【字體: 】 發布時間:2021/12/3 9:51:2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壽縣張李鄉全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綠樹掩映金沙灘,康養福地淠河灣”。雖然已經進入冬季,記者走進淠河岸邊的張李鄉采訪時,依然能聞到清新的空氣,看到整潔的村莊,感受到這里呈現出獨有的魅力。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多年來,張李鄉深耕產業發展,以“9+1”產業為主干,整體謀劃農業產業體系,著眼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加快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格局,昔日的“水袋子、老災窩”,變成了今天的“淠河灣生態福地”。

              實現一方群眾的脫貧致富

              張李鄉通過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出臺了產業發展導則、特色種養業補貼等辦法,特別是在“9+1”的帶動下,各產業項目立足張李鄉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張李鄉黨委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艾草產業為例,該項目采取土地人股分紅的方式,流轉了13戶土地,每畝年租金700元,村服務費每畝50元。合作社提供40個就業崗位,安排21位有勞動能力者就業,每戶每年獲得工資性收入1.2萬元以上。該負責人高興地說:“現在采取‘公司+農戶+訂單’的方式,帶動50戶村民自身發展艾草種植100多畝,年畝均收2000元以上,村民們的致富之路真的越走越寬了。”

              厚植一個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

              在張李鄉采訪時,記者聽到最多的是群眾對環境變化的由衷贊嘆,言語中透露出的是對黨和政府的感恩,對用雙手編織美好明天的自信。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群眾把現如今的生活,形象地總結為四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層組織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干部作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產業上看,2016年以來,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5501.984萬元,支持3245戶次貧困戶自身發展產業,建設村集體領辦企業和大戶帶動項目79個,帶動1953戶5646人實現產業增收。在設施蔬菜、瓜蔞艾草、溫室鮮花、苗木瓜果、生豬養殖、羽絨加工、木材加工、食品制造等產業項目上發展迅猛,成效顯著,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帶動一批有志之士回鄉創業就業

              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張李鄉回流人員達12000余人。這里面有回鄉創業的企業家,但更多的是回來就業的普通群眾。餃歡天食品有限公司的入駐,給張李鄉的留守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全日制合同工,鐘點工、小時工、計件工等靈活多樣就業方式,讓留守婦女“帶好孩子種好田,一天能掙二百元”,現在,在張李餃子廠的員工人均一、二百元的日工資,解決了留守婦女就業難的問題。油坊村的吉米娜有兩個孩子,她告訴記者,為了掙錢,她一度在上海務工,母子分離多年。現如今,她一邊在“餃歡天”工作,一邊照顧家庭:“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再是留守兒童,我回到了家鄉,來到了‘餃歡天’工作,心里別提多開心了。”現如今,吉米娜的日收入在200元以上,不比在上海差。

              脫貧攻堅以來,為了鏟除這根深蒂固的貧困,張李鄉的干部群眾,頂住壓力,砥礪前行,結合當地實際,摸索出一條條適合當地發展的脫貧道路,建立起一個個依托當地資源的產業。現在,鄉村振興的步伐更加堅定,通過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和實施“9+1”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記者 周瑩瑩 通訊員 熊文田)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