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是城市文明的最直觀體現(xiàn)。
在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結合道路交通管理現(xiàn)狀,周密部署、強化措施,組織全市交警部門集中開展全覆蓋、高頻次、零死角的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堅決打贏文明創(chuàng)建攻堅戰(zhàn),讓“秩序之花”在城區(qū)各處盛開綻放。
據(jù)了解,整治行動開展以來,交警部門先后查處違法停車10.09萬起,拖移違停車輛7645臺;施劃“綠色停車位”56處992個,在老舊小區(qū)周邊道路設置“夜間停車位”5處480個,可日周轉車輛4.8萬輛次;辦理電動自行車牌照業(yè)務33.83萬筆,摩托車牌照業(yè)務1.27萬筆,受理摩托車駕駛證考試業(yè)務2.43萬筆。
六定兩保三治理,力促文明四提升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交警責任重大。”市公安局主要負責同志在檢查指導公安交管工作時指出,交通秩序整治是創(chuàng)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措施一定要細、責任一定要清、管理一定要嚴、作風一定要實。
作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力軍,交警支隊結合“網格化”路長制,將城區(qū)33個重點路口、48條重點主次干道的文明交通秩序管理責任落實到每一名路長,制定定管理網格、定三級路長、定勤務時間、定管理任務、定管理標準、定獎懲措施和保安全、保秩序“六定”“兩保”標準,實現(xiàn)城區(qū)重點路口、路段“點線面”的整體管理和無縫銜接,最大限度減少漏管失控,并通過深入開展“車輛規(guī)范停放、文明交通出行、交通設施完善”三個專項治理工程,確保實現(xiàn)車輛停放秩序、路口路段動態(tài)交通秩序、市民文明交通意識和交通設施完善水平四個明顯提升目標。
查處違法出重拳,全市嚴管一盤棋
針對行人闖紅燈、橫穿道路、非機動車不各行其道、逆向行駛、機動車車窗拋物、不禮讓斑馬線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交警支隊按照“集中整治”+“常態(tài)治理”并舉措施,構建全市嚴管“一盤棋”格局。
在“集中整治”方面,交警支隊領導及機關民警輔警全員上路,每周至少開展3次全市集中統(tǒng)一行動,設置不少于30處集中整治點,每個整治點由交警大隊負責人帶隊,不少于5名警力,形成重拳整治的高壓嚴管態(tài)勢。在“常態(tài)治理”方面,高峰時段交警支隊機關警力承擔12個重要路口的執(zhí)勤任務,城區(qū)各大隊每天在轄區(qū)重點路口,自行組織不少于3個重點時段的集中整治行動,每個時段不少于2小時,形成持續(xù)嚴管氛圍。同時,配備“專職文明勸導員”,按照“包保到點、落實到人、長效常態(tài)”的思路,每天工作不少于8小時,承擔城區(qū)33個重點路口的文明交通勸導任務,加強路口交通秩序管理。
精準發(fā)力治沉疴,對癥用藥解難題
“長期以來,車輛違停現(xiàn)象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嚴重阻礙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據(jù)交警支隊負責人介紹,目前,交警支隊以城區(qū)網格化路長制勤務為依托,以交警中隊為單位收集車輛違停信息,嚴格落實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秩序包保責任,在保持高密度、高頻次的巡邏管控基礎上提高查糾效率。
一方面,交警支隊通過走訪群眾、實地調研,在周末節(jié)假日和夜間停車矛盾突出的路段施劃“臨時停車泊位”,持續(xù)在公廁、超市、菜市場、早餐點等處增加“綠色臨時停車泊位”,并全力推進城市智慧泊車項目。另一方面,交警支隊加大違停整治力度,進一步完善視頻抓拍設備,避免“綠色停車泊位”被長時間占用;各交警大隊對管轄范圍內發(fā)現(xiàn)的違停機動車,通知車主5分鐘后仍未駛離的或拒絕駛離的進行抄牌處罰并及時拖移;加大視頻巡查力度,對違反禁止類標志標線的機動車違停行為,實施非現(xiàn)場罰款、記分處罰;對于機動車在斑馬線、盲道、公共道路出入口、消防通道等處的違停車輛及侵占停車泊位的“僵尸車”,依法拖移,提升管理震懾力度。對于人行道路緣石以下道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背街小巷以及允許社會車輛通行的其他道路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管理工作,交警支隊主動作為,與屬地政府、城管部門積極配合,每周至少組織3次以上全市范圍機動車違停專項整治行動,并制作違停車輛“提示貼”,由各交警大隊負責對違法停放的機動車、非機動車進行粘貼,做到廣泛宣傳提示。(記者 陳崇韌 通訊員 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