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大通區新春經濟建設第一線
熱火朝天迎新春,不負春光追夢人。
2月9日,正月初九,春節假期剛過,在濃濃的年味中,大通工業新區許多企業已陸續開工生產,只爭朝夕、開足馬力,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
安徽國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園區節后較早開工的一家企業。“2022年開年,企業就與亞馬遜公司簽訂了130萬美元的訂單,為此我們正月初五就開工了,加班加點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康體育是一家外向型企業,主要生產簽名大網球、小網球、品牌球拍等體育用品,產品出口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2021年,企業在廣交會上與沃爾瑪、亞馬遜等公司簽訂了共170余萬美元的大訂單,為此企業進行了設備更新、提升了產能,2021年實現銷售額2000余萬元。“新的一年,相信企業銷售額也會有新提升。”企業負責人信心滿滿。
鳳爪、鴨爪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品,但經過深加工后就變身成了高端產品。安徽小胡鴨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就是一家致力打造“舌尖經濟”的企業,生產的檸檬酸辣去骨鳳爪、檸檬酸辣去骨鴨爪等產品,直接供應山姆會員店。2021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2億元,實現稅收318萬元。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企業從正月初五開工生產。“民以食為天,食品是永遠的朝陽產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將以創業的態度、精神拓展市場,發展公司、基地、農戶一體化的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放心食品。
新春進園區,看見新變化,園區里車間內盡是一派“好風光”。企業開足馬力趕制訂單,車間里機械設備轟隆隆響個不停,各條生產線上工人操作有條不紊……
“農歷虎年上班第一天,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召開,打響了江淮大地新春第一記發令槍。大通干群振奮精神、奮勇爭先,將辦實事與謀發展相結合,以真抓實干作風辦好民生實事,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大通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大通區千方百計籌措資金8.5億元,完善大通工業新區、上窯工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6.2萬平方米、新開工11.2萬平方米,園區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入園企業突破140家。占地4000畝的大通工業新區(四期)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已通過市級評審,著力打造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上窯工業聚集區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評審。春節過后,大通區委、區政府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主動服務園區企業開工生產,為園區經濟發展加油助力。目前,入駐大通工業新區、上窯工業集聚區的140余家企業已陸續開工,處處涌動著發展的力量。
發展是第一要務。近年來,大通區堅定不移抓項目、調結構、促發展,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聚焦中央和省市重點投資導向,累計實施重點項目225個,總投資達158億元,唐興機械、哈瓦娜斯、淮南快遞物流產業園等124個項目相繼建成達產,世行貸款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至精鋼構等32個項目加快續建。在產業發展上,突出“新”字。現代農業擴規增效,新增流轉土地6.88萬畝,創建國家、省、市級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302個。現代工業擴容提質,新增區屬規上工業企業21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戰新企業21家、“專精特新”企業13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現代服務業擴量發展,快遞、醫藥等物流產業茁壯成長,限上商貿企業由2016年的39家增加到68家。“壽州窯”獲批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萬人坑教育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新春探窗口,看見新變化,服務更優質、效率更高效。大通區牢固樹立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更好服務經濟發展。
2月9日,市民王先生來到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個體登記(注冊)業務,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王先生很快辦結了業務,讓他十分感慨。“現在,政務服務真的很高效,政務服務越貼心、群眾辦事越舒心。”王先生說。
“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金字招牌,是生產力、競爭力。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與“安徽省政務服務網”全面對接,全程網辦達98.6%,在全市率先推行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機制,“水電氣”便民服務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開辦實現“全程網辦”“一日辦結”。開展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扎實開展“互聯網+”督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服務無止境,滿意無終點。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2022年,將依托“皖事通辦”平臺,打造多端協同、城鄉覆蓋、數據匯聚的全渠道服務矩陣,通過數據賦能,推動政務服務提速又提質,讓企業辦事更高效,讓人民群眾更滿意。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征程。“2022年,我區將深入實施‘五大攻堅行動’,加快推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服務業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城市建設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示范區、現代裝備制造產業轉移示范區、現代商貿物流示范區、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區,實現經濟穩中求進、行穩致遠,全力開創現代化美好大通建設新局面。”大通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說。(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