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
一盤盤色澤紅艷、圓潤飽滿的草莓,讓人垂涎欲滴,會場內彌漫著香甜的味道。
“你們村的草莓個大味美、品質一流,果形、大小、色澤、甜度以及肉質口感都非常好,而且河沿村距淮南市區17公里,距省會合肥70公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有著非常好的地理區位優勢,發展空間廣闊,我們對合作前景非常看好。”日前,一場氣氛熱烈的草莓深加工項目合作洽談會在大通區孔店鄉河沿村成功舉辦。看“顏值”、品“內涵”,來自合肥某葡萄酒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對與河沿村合作草莓深加工項目信心滿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河沿村積極引導農民面向市場,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草莓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河沿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從2016年的0.4萬元發展到2021年的92.4萬元。
“雖然草莓種植已經頗具規模,但河沿村謀求發展的步子卻從未止步。為有效解決農產品單一問題,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我們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絡有關廠商前來洽談合作,將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區位等優勢,圍繞草莓這個優勢主導產業,生產草莓汁、草莓醬、草莓酒等深加工產品,積極探索產供銷新路子、新途徑。”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隊長邢鎮山告訴記者說:“接下來,我們還計劃建設草莓交易中轉市場,搭建買賣橋梁,降低交易成本,進一步做大做強草莓產業,提高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的收入。”
“脫貧攻堅期,我市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根本之策,像河沿村發展草莓產業一樣,目前我市各地的產業發展基礎已經形成。”采訪中,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為實現‘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的轉變,我市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把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擺在了重要位置,將大力開展‘雙招雙引’,深入實施十大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建設行動、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545億元。大力推進‘一縣一業(特)’和‘一鎮一特’全產業鏈創建,主推壽縣水稻、毛集實驗區中粳糯產業鏈建設。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今年計劃新增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79個,新增設施蔬菜1萬畝。投資3.5億元的5萬畝潘集酥瓜品牌基地建設項目正在落實地塊。組織5家企業申報加入了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投資1.1億元的壽縣年產3萬噸豆制品及休閑食品加工項目一季度已開工;八公山杜阿姨食品加工項目和安徽旭咚生態食品供應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預計本月底部分投產;潘集春禾能源現代農業綜合應用示范項目、潘集采煤沉陷區漁光互補項目和經開區年產10萬噸啤酒和10萬噸飼料加工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我市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毛集實驗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鳳臺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八公山區豆腐村產業集聚園項目正在開展開工準備工作,我市還謀劃建設潘集區高皇現代農業園區、淮南牛肉湯產業園等產業園區2個。”談到產業發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如數家珍。
振興鄉村產業興旺,固本強基百花齊放。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在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中,我市著力抓好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2022年全年任務為確保糧食種植面積790萬畝,產量穩定在310萬噸以上。我市重點發展優質專用品牌稻麥500萬畝,培育壯大糧食精深加工產業鏈,20萬畝店集貢米產業化項目已完成選址。壽縣溫氏3個大型規模豬場、鳳臺縣牧原8個大型規模豬場、潘集正邦和雙胞胎大型規模豬場、大通現代化生豬養殖場等重點生豬生產基地加快推進建設。我市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推進科技強農,開展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種業強市建設、種養業提質增效、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農業綠色循環發展、數字賦農等行動,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鳳臺綠港現代農業X園、謝家集智慧辣椒建設項目開工建設。
“在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切實抓好種子耕地兩個要害、統籌推進鄉村建設、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同時,我市還將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深入實施農村‘三變’改革提升工程,開展‘三變’改革的村達85%以上。深入實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集體經濟強村數進一步提高。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發展到3200個、農民合作社穩定在4800個以上。推廣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到1900個左右。”采訪中,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說:“推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中,我市將繼續開展好農村閑置宅基地(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示范工作,在全市推廣八公山區‘兩閑’利用模式。投資2.1億元的妙山慢生活民宿群項目已開工、八公山鎮休閑文旅康養綜合體(1.2億元)處在積極籌備開工階段。謀劃儲備史院鄉田園綜合體+項目(3億元),規劃建設個性化、數字化、智能化鄉村體系,打造數字康養、智能民宿。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快開展房地一體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及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