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
近期,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暨雙招雙引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作出了系統安排,拿出了一系列實招,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提振精氣神、鼓足實干勁,以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狀態,抓緊每一天、抓住重點事項、干好每件事情,按下轉型發展“快進鍵”,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提升經濟總量,以工作實績展示改進工作作風實效。
雙招雙引不僅僅是簡單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而是關涉淮南經濟增長、結構優化、自主創新和財政收入、民生問題。對于淮南來說,經濟發展質量的高低,產業轉型步伐的快慢,關鍵要看有沒有一批大項目、優質項目的強力支撐。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一些地方和干部還存在招商意識不強等思想認識跟不上的問題,多年來形成的“煤老大”依賴、惰性思維,十分頑固,對招商引資認識不到位,熱情不高,“坐等上門”思想嚴重。招商引資浮于表面,方法不多、方式單一、措施不實,熱衷于每個月跑出去、轉一圈,兩手空空回來。2021年度,全市63個市直部門共外出567次,考察了907家企業,實際簽約項目寥寥無幾。招商配套政策不夠完善,激勵措施不夠實。
我們要緊緊抓住用活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2021年,國家發改委制定出臺《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這對于淮南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積極跟進、主動對接,把一體化發展的各項內容細化實化,搞清楚我們有什么、需要什么,搞明白人家有什么、需要什么,圍繞淮南和閔行的共同切合點,在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產業轉移等方面,力求有實質性突破和進展。要抓住和用活合淮一體化發展機遇。要把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作為長期戰略,認真落實合淮產業走廊發展規劃,想方設法共建聯合招商、共同開發、利稅共享的產業園區,積極承接白色家電、智能顯示、新能源汽車等溢出產業、配套產業。要抓住用活皖北地區高質量發展機遇。圍繞“四化同步”打造“一極四區”,按照“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思路,爭取更多項目納入省里大盤子,把淮南打造成為皖北地區重要增長極。
要敢于拼搶項目,推動經濟跨越發展。今天的投資方向,就是明天的產業取向;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就沒有增量,就沒有高質量發展。淮南要轉型,增量從哪里找,增速如何保持,就是要靠招商引資。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緊盯目標,抓好落實,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和精力抓項目、抓招商,擴大總量、提升質量,確保實現“引進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額535億元以上、工業招商項目實際形成固定資產投資額220億元以上”等年度目標任務。要聚焦重點抓招商,現在我們招商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招引項目的產業集聚性、關聯性不高。各區縣、園區要明確主攻方向,選準主導產業,攥緊拳頭發力。要立足“一產”實際,積極引進一批優質企業,培育一批在全國叫得響、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要立足“二產”實際,認真落實《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動六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緊扣產業發展鏈條,深入研究、系統謀劃,逐一梳理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上下游企業和技術、產品、服務,找出缺項、列出清單,組建強有力的招商小分隊,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跨國公司、央企國企、實力民企,既招引一批行業龍頭,也打造一批“專精特新”。要創新方式抓招商,招商方式是招商成功的關鍵一環,我們現在的招商方式還過于單一,項目包裝、推介、洽談不夠專業,捕捉招商信息的靈敏度不高。各級各部門要開動腦筋、各揚所長,想盡一切辦法,用好市場力量和人脈資源,找到政府和市場主體利益的契合點,加強與我市主導產業相關聯的基金公司、行業商協會的對接洽談,大力開展商協會招商、資本注入式招商、反哺式招商。(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