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中砥礪前行,開發出十幾套信息系統;以專業敬業的精神,做好學校信息化服務;貫徹踐行“現代學徒制”,創造更多“人才紅利”……在淮南聯合大學,活躍著這樣六位“鍵”客,他們以無微不至的服務精耕細作學校信息化發展,合力撐起校園“智慧云”。
2月23日,在淮南聯大信息與網絡中心,記者打開大門隨即進入,濃濃的科技感撲面而來,一邊是正在運行的機房,一邊是該中心六位老師忙碌的身影。“開學期間,一方面要確保數據中心安全運行,另一方面要根據需要緊急響應,忙碌是我們的工作常態。”中心負責人胡舜良說。
作為淮南市“互聯網行業十大領軍人物”之一,胡舜良也是淮南聯大信息與網絡中心“金牌團隊”六“鍵”客的帶頭人。他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團隊6個人中5個是研究生,既有海歸人員,也有985院校畢業生,年齡最小的28歲,平均年齡33歲。多年以來,服務學校信息化,我們始終做到馬上響應。”
據介紹,“金牌團隊”維護著學校近300平方米的微模塊數據中心機房,管理著學校50多個業務系統,近百臺服務器,300多臺網絡及安全設備,7個公共機房,600余臺公共教學和辦公電腦,7000多個有線、無線信息點,近千個監控,200多間多媒體教室等。
2月23日上午7時,在學校晨跑的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李文杰,來到“陽光晨跑”管理系統旁打卡。他告訴記者,“學期晨跑率為優秀的同學,學院會通報表揚,還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這個‘陽光晨跑’管理系統就是我們自主創新研發的。”胡舜良說,“團隊一共為學校開發了十幾套信息系統,包括學校網站群系統、文書檔案管理系統、微信公眾號后臺管理等。這些信息系統現在一直在使用,其中有6個申請了軟件著作權。”
“功夫不負有心人,淮南聯大信息與網絡中心與全省同類院校作比較,目前位列第一方陣。”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有的大學將網絡運維外包的實際情況,“金牌團隊”每年為學校節省費用近百萬元。
正采訪中,信息工程學院的張欣潔同學按時來到網絡中心“上班”。“我讀的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總覺得有些淺薄,來到網絡中心協助做好學校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就是最好的‘實習’和深造。”記者了解到,目前“金牌團隊”帶領著30多個學生“員工”,深入踐行“現代學徒制”,全力推進學校高水平技能人才培養。
“多年以來,團隊帶出來的學生,不但學到了專業知識,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團隊培養的徐明瑞同學,取得了CCIE網絡高級資格證書,現任職華為負責省級電信運維工作。有的同學還未畢業就被合肥的公司挖走,做本科高校的服務運維負責人。
“搭建‘一網通辦’平臺,提供便捷信息化服務,提升師生的滿意度、幸福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努力構建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淮南聯大在智慧校園建設道路上砥礪前行。”該校一位負責人說。(記者 張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