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記者來到位于大通工業新區的淮南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看見生產車間一片忙碌景象。“今年以來,企業訂單不斷,發展勢頭向好。”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小吉他闖出大市場。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樂器出口生產企業,主要生產電吉他、電貝司、尤克里里等樂器,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被授予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安徽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安徽省民營文化企業100強等稱號,并獲評安徽省著名商標,在“專精特新板”掛牌上市。2021年,面對疫情影響,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實現逆勢上揚,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
在唐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工地,也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該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280畝,總投資不低于5.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500臺套頂管掘進機,年均產值達5億元以上。“目前,部分廠房鋼結構主體工程已完成,即將投入使用。”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發展樂器、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是大通區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的生動實踐。
“工業是脊梁,園區是平臺。沒有一個優質平臺,項目難以落地,工業難以崛起,發展難以持續。”正是基于這種戰略考慮,大通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舉全區之力建設大通工業新區,構筑起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平臺。
“今年以來,我區以實施產業轉型攻堅行動為主抓手,堅持用重大項目增量調整經濟結構、擴大有效投資,打造產業聚集的工業強區。”大通區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目前,唐興高端產業園項目廠房主體結構工程已完工,預計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漢方眾創藥業生產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淮南港洛河作業區項目正加快散貨泊位和港區道路建設。狠抓“雙招雙引”,今年計劃新簽約世紀金源AI導視開發制造等項目16個,總投資150.5億元;擬開工建筑節能門窗生產等項目8個,總投資23.39億元。
強壯工業“筋骨”,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近年來,大通區把園區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千方百計籌措資金8.5億元,完善大通工業新區、上窯工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6.2萬平方米、新開工11.2萬平方米,入園企業突破140家。目前,占地4000畝的大通工業新區(四期)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已通過市級評審,著力打造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上窯工業聚集區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評審,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同時,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為工業經濟發展加油助力。
加強運行調度,助推工業經濟發展。該區加大工業企業生產一線調研力度,強化綜合協調服務,定期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專題協調會,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全區工業經濟平穩運行。2021年,全年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37.5億元,其中區屬33家規上完成工業增加值6.3億元,同比增長20%;強化新建新投產企業和規下企業升規模以上企業工作,建立擬升規企業培育庫,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加大政策扶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該區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工作,進一步完善聯系民營企業包保幫扶制度,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2021年,全區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德瑞化工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唐興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優質企業。指導組織轄區工業企業申報制造強省項目資金達500余萬元,申報制造強市項目資金達200余萬元,助力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緊抓重點企業,帶動投資平穩增長。該區高度重視裝備制造、醫藥化工、新型建材等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的投資工作,指導、協調和服務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投資,在項目備案審批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促進資源要素、扶持政策向大項目、大企業集中。同時,以淘汰落后產能為契機,將優勢資源向高新技術企業和戰新產業企業集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強化項目建設跟蹤服務,對項目建設中產生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加快項目建設步伐。2021年,全區完成區屬工業投資4.8億元,同比增長47.9%,技改投資4.4億元,同比增長45.8%。
緊盯安全生產,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該區緊盯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標準和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書任務落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為各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2021年,區經信局深入轄區企業檢查指導安全生產情況12次,對檢查中發的15處安全隱患,全部責令企業限時整改到位,并定期進行督查回訪,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全力保障工業企業生產安全有序。(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蔡 恒 張利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