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有號召、婦聯即行動。連日來,淮南市各級婦聯機關干部、基層婦聯干部、巾幗志愿者及時響應,堅守在抗“疫”一線,她們的角色或許不同,但她們心中有責、沖鋒在前,用平凡的故事敘寫不凡的感動,綻放最美“巾幗紅”。
一份愛不離崗的戰“疫”擔當
“且不說我在村里工作了那么多年,就說我是一名村醫,在這種時刻,我必須要跟大家一起戰斗!”當聽到全民核酸檢測的消息時,原本退休在家的鄭紅霞坐不住了,立即向當地婦聯申請加入疫情防控隊伍。
從3月27日起,她每天要給50余戶村民采樣,爬100多層樓,走得雙腿發軟腰酸背痛,卻毫無怨言。清明節期間,在騎電動車到鎮衛生院領取采樣管的路上,她因道路濕滑不慎摔傷,導致左臂肌肉嚴重拉傷,雙腿擦傷、面部淤青。摔傷后,鄭紅霞被要求停止工作,安心靜養,但她仍然閑不住,一直堅守在崗位,每天做著統計上門采樣人員名單、上報重點人員信息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本來村里四個采樣臺,我負責其中一個,現在左手腫脹,不能動,第五輪、第六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沒能參加,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持村里防疫工作。”談起自己的傷勢,一向爽朗的她反而羞澀起來, “不想給大家添麻煩,很想和大家繼續并肩作戰。”
連日的工作,讓鄭紅霞看起來有些憔悴,但她仍堅持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有人問她:“你安心在家養傷就行,回崗位拼命到底是圖個什么?”她笑著回答:“這是我對村民們的一份愛。”
一場心心相連的“急”時守護
“王園長,我家出事了,請您幫個忙……”4月5日晚10時,潘集區婦聯兼職副主席、“陽光媽媽”留守兒童親情關愛工作室負責人王莉,接到了幼兒園小班學生蘇羅同媽媽的一個緊急求助電話。電話里,羅同媽媽非常焦急,孩子姥姥不知什么原因嘔吐不止,女兒尚小只有四歲,她和老公在上海打工因疫情阻隔無法回去,希望有人能去家中看看。
正在居家隔離的王莉一聽事情緊急,掛了電話就迅速聯系距離蘇羅同家最近的兩名“陽光媽媽”志愿者和一名架河鎮衛生院醫生。三人當即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蘇羅同家中,她們一邊及時將老人送醫救治,一邊把四歲的羅同帶回家照顧。經醫院診斷,老人為急性腦梗,由于送醫及時,經過緊急救治,老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脫離了生命危險。王莉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家長,羅同媽媽感激萬分,表示在這樣危急的時刻,多虧“陽光媽媽”們不分早晚、不計得失地救危救急,才使老人得以脫險,孩子得以撫慰。
一場“疫”往情深的并肩戰斗
“我們倆都有任務,孩子又只能拜托給岳母她老人家了……”3月27日,接到單位電話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市公安局山南新區分局民警馮青松,一邊收拾衣物,一邊歉意地和愛人商量著,“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保護身體。”擁抱了一下愛人,小馮心里酸酸的。愛人鄭旭是高新區黨政辦相關負責人,身患甲狀腺疾病,前幾年做過手術,2月復查有些問題,小馮原計劃帶她去上海進一步治療,但面對出現的疫情,鄭旭毅然奔赴山南新區的抗疫一線。鳳臺確診病例出現后,小馮主動請戰,深入一線封控執勤點值守,參與社區核酸檢查點執勤、駐守卡口、管控區巡邏、社區防疫……愛人鄭旭則參加集中隔離點防疫物資分發,深入社區開展管控和服務群眾工作。兩人雖都在高新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但3月27日以來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再未能回家,也未能再見面。(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