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市文化產品出口2.2億元,同比增長28.94%——淮南文化產業“出海”揚帆遠航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淮南地區出口17.01億元,同比增長49.11%。其中,文化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共計出口2.2億元,同比增長28.94%。
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當前文化產業大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以及國際市場對國內文化產品出口需求增長的契機,積極幫扶文化企業成長,推動對外文化貿易,讓文化出口成為國際服務貿易中的一張新名片。
服務外貿,大力扶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暮春時節,位于大通工業新區的淮南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放置樂器的生產架在車間里來回轉動,一批批材料和工具在工人們手中翻轉、組合,各個環節井然有序。前不久,公司一批3600個電吉他套裝順利出口美國。
“我們不僅被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同時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評了安徽省著名商標。”企業負責人介紹稱,作為一家樂器出口生產企業,電吉他、電貝司、尤克里里等產品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2021年,面對疫情影響,企業仍逆勢上揚,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
樂森黑馬成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張名片,離不開長期以來我市發展外貿經濟過程中,在服務外貿方面的持續發力。據悉,首批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市委宣傳部文化產業扶持資金均對企業擴容、擴產進行了支持。近年來,大通區積極指導企業做好發展規劃,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附加值;豐富樂器品種,實現多元化樂器生產產業鏈;實施“騰籠換鳥”工程,促成企業成功收購一家煤機裝備“僵尸企業”,建成新廠區,讓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
海關幫扶,助推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這款簽字筆屬于氈尖類型,根據商品歸類規則,不能按照圓珠筆歸類。”近日,淮南海關(籌)關員來到位于毛集實驗區的安徽天艦文具科技有限公司,送來一節報關申報規范的實例課程。
天艦文具是一家集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外向型企業,生產的馬克筆、簽字筆系列產品不但在國內市場位于上游,更是遠銷歐美、中東、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感謝海關的政策幫扶,幫我們做了一次合規性‘體檢’,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天艦文具負責人介紹,2021年,企業銷售額接近5000萬元,其中出口總值1100萬元,占比達到22%。今年,企業有信心在出口方面達到30%的增長速度。
近年來,為幫助中小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淮南海關(籌)針對性地推出了個性化定制服務,結合“訪百企、解難題、合暢2022”等專項活動大力開展通關便利化、RCEP原產地規則等政策宣講,指導企業用好貿易便利化措施,并靠前服務,主動收集分析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及時向企業推送風險預警信息。同時,指派專員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詳細講解報關單填制、出口報關流程、出口退稅等相關內容,切實降低了企業不合規申報風險,有效地助力了企業可持續發展。
制度保障,讓文化出口企業未來更美好
在我市文化出口持續增長的背后,是良好的政策引領和產業扶持。記者從市委宣傳部了解到,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和優化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壯大市場主體,出臺了《關于建設文化強市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淮南市市級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扶持政策制度,有力地支撐了我市文化產業發展。
在政策引導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9.44億元,占GDP比重2.25%,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2728個,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84個、增速7.69%,列入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文化產業項目18個,新增10家文化類高新技術企業。
同時,我市還加強城市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渠道和平臺建設,通過舉辦六屆淮南文化產業博覽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等投資對接活動,搭建文化出口企業對外交流交易平臺,幫助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文化市場,積極打造我市文化出口品牌。
樂森黑馬、天艦文具、國康體育用品、東錦旅游文化用品……目前,我市一批文化企業正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不斷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展望未來,淮南將進一步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推動更多文化企業走出去,擦亮淮南文化產品和服務品牌、助推“出海”揚帆遠航。(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