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點值守、路面巡查、核酸采樣、分發物資……“五一”假期,在鳳臺縣李沖回族鄉民族村防疫一線,一個身穿防護服、臂帶紅袖章的“00后”志愿者特別引人注目。他整天忙得就像一只陀螺,總是不知疲倦地一直轉著。他就是該村退役軍人、入黨積極分子閃偉康。
閃偉康去年8月從北京武警退役,返鄉后一直幫助父親經管企業。疫情發生后,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閃偉康聞令而動,第一時間到村里報到,成為全村年齡最小的志愿者。一個多月來,他起早摸黑,逆行“疫”線,與村干部及其他志愿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電瓶車是閃偉康的重要交通工具,全村5個片區都留下他的足跡。每一輪全員核酸檢測,他都積極參與,不講條件、不打折扣。為減少與家人接觸的感染風險,閃偉康連續20多天吃住在村部,身體嚴重透支。
在外集中隔離人員返鄉接送是一項風險較大的工作。閃偉康不懼危險,每次總是沖在最前面,清點人數、核對信息、辦理交接、物品消殺、護送返家,閃偉康樣樣都干,并且認真負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天傍晚,隔離人員返鄉下車時,突降大雨,閃偉康送完最后一名隔離人員回到家里,渾身上下已被雨水淋透,他的父母心疼地端來姜湯,以防其感冒。
“兼職網管員”是閃偉康的另一個身份。他在做好志愿服務工作的同時,每天時時關注本村村民的抖音平臺和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信息和視頻,只要一發現與疫情防控規定要求不相符的微信和視頻,閃偉康就及時通知相關人員立刻刪除,全力營造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良好社會氛圍。(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常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