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論貫徹落實全市轉作風、優環境、促發展動員大會暨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
這是一次非比尋常的會議。
5月5日下午,五一假期后上班首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轉作風、優環境、促發展動員大會暨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
這是淮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這是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經濟“成績單”已經公布,疫情影響十分嚴重并將繼續影響,第二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競跑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季度怎么看?二季度怎么干?
今年一季度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優環境,切實為民辦實事,全市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快發展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累積。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區縣之間還不平衡。一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居全省第8位,較去年同期前進8位,創2011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16項指標在全省位次前移,我們自己跟自己相比,取得了不小進步,需要充分肯定。
但是也要清醒看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我們自身拼搏奮斗的結果,也有省內其他城市受疫情影響的原因,這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正常的發展水平。對此,我們必須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客觀理解看待。在地區生產總值,在規上工業增加值,在新興產業發展,在固定資產投資,各區縣之間發展不均衡,一些指標下降的原因還是我們招商引資的力度不夠大、好項目大項目不夠多。信訪總量高位運行,維護穩定任務艱巨。全市信訪工作的短板和差距比較明顯,各區縣、園區要堅決扛起信訪工作責任,每個月黨委都要召開一次信訪工作例會,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營商環境水平不高,亟待補齊短板奮起直追。從工作情況看,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涉企服務效率不高。在一季度全省評議中,我市用水用氣、辦理建筑許可兩項指標處于全省末位,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兩項指標全省倒數第二,招投標、辦理破產、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也處在全省后列。二是反映問題久拖不決。一季度,安徽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中涉及我市的未解決問題比較多,部分責任單位對企業反映的問題敷衍了事,有的長達幾個月答復意見都是正在研究。這些問題大多是企業反復反映、市直有關部門反復受理的,就是遲遲解決不了,市直有關部門要認真梳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抓緊辦理解決。三是市場主體滿意度較低。
我們既要充分肯定今年一季度取得的業績和進步,堅定信心、充滿自信,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還要清楚地看到差距和不足,毫不懈怠、苦干實干,補齊短板、縮小差距,奮起奮發、奮力追趕。
第二季度的競跑正在激烈進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全市上下、各縣區、各部門要堅定信心、抱定決心,互相鼓勁、彼此加油,不放棄、不放松,不懈怠、不松勁,創造更好業績成績,跑出更快發展速度,提升經濟總量、發展質量!(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