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惠民法律為民 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法治需求
5月31日上午,淮南市2022年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暨《傳染病防治法》集中宣傳月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市委依法治市辦著力聚焦“息紛安民”“立法為民”“執法為民”“司法惠民”“普法潤民”“法律為民”,結合淮南實際,圍繞社會關注和群眾關心的法治熱點難點,確定了2022年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并重點組織推進。
這十件“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分別為:一是依法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集中解決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合同協議履約中存在的不到位、不及時、不全面等問題,逐步推動新制定公共政策和政府合同協議做到依法主動及時全面兌現和履行,提高群眾滿意度和企業發展信心。二是著力化解涉訴信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加強涉訴信訪排查化解,深入推進“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一體推進解決問題、幫扶救助、思想疏導等工作,努力做到“事心雙解”。三是出臺電梯安全管理條例規范電梯安全監管。制定《淮南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電梯使用管理主體和責任,理順部門工作職責,明確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電梯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電梯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四是探索實行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承諾輕罰”制度。按照全省統一安排,探索建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承諾輕罰”制度,對當事人作出承諾、當場或限期主動消除或減輕危害后果、積極配合執法且符合適用條件的,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范圍內從輕處罰。五是做好“三農產品”公益訴訟保障“糧食安全”。緊盯農村假化肥、假農藥、假種子等問題,主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最大程度震懾涉農違法犯罪行為,全面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六是“互聯網+訴訟服務”科技戰疫讓“公平正義不止步”。加強智慧法院建設和應用力度,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實現從立案、審判到執行全流程網上辦理,開展“云立案”“云審判”“云執行”,努力滿足群眾司法需求。七是開展“你點我檢”活動強化食品安全領域執法。圍繞“米袋子”“菜籃子”等食品安全,依法依規按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標準,組織實施抽樣檢驗、數據報送、復檢異議及核查處置等工作,并根據抽檢結果相應調整執法重點。八是持續深化公安交管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學法減分和網上電子駕駛證申領、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等改革,讓廣大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享受交管領域改革帶來的惠民利企實效。九是推廣運用“碼上投票”線上平臺助推社區治理法治化。基于不動產數據、安康碼個人真實信息建設“碼上投票”應用小程序,大力推進“碼上投票”在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維修基金使用、充電設施建設等社區公共事務管理中的運用,推進小區、社區乃至市域治理法治化進程。十是開展“法律服務進萬企”主題幫扶活動。組織律師送法進企,開展法治宣講,進行法治體檢,引導市場主體合法經營、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企業發展決策論證提供法律意見和咨詢服務,幫助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
今年3月市委依法治市辦就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2022年度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啟動項目征集工作;4月中旬,從30余家市直部門申報項目中確定了15個候選項目,并對每個項目予以說明,進行了網絡投票,最終綜合考慮擬定了這10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并針對每個項目明確了相應的責任單位,具體抓好組織實施。市委依法治市辦將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將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與抓好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建設實地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相結合,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相結合,積極與責任單位協同配合、共同發力,加強組織推進,強化跟蹤問效,堅決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記者還了解到,自5月16日至6月16日,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學習宣傳傳染病防治法 自覺承擔防控責任和義務”為主題的傳染病防治法集中宣傳月活動,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等涉疫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廣大群眾增強責任意識、自我防護意識,自覺承擔防控責任和義務,進一步壓實“四方責任”,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報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