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真是‘創’到了我們家門口,‘創’到了我們群眾心坎上!”7月7日下午,八公山區土壩孜街道惠民社區運輸村村民指著整治干凈的截洪溝對記者說,現在截洪溝里雜物和淤泥都清理了,周圍環境更好了。
這條位于惠民社區運輸村的截洪溝,因地勢低洼,排水溝淤泥堵塞,在雨季存在安全隱患。“我們今年5月份對這條截洪溝多次進行疏通,清理垃圾46車。”土壩孜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清理時由于運輸村路面狹窄機械車輛無法進入,只能由工人進入到截洪溝內,使用夾子、耙鉤將垃圾、雜物清理出來,再將所清理的垃圾使用推車運送出去。
“創城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近年來,八公山區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從小事切入、從細節著手、從解決群眾所期所盼問題入手,一樁樁推進,一件件落實,將一件件惠民實事辦到老百姓心坎上,持續增強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直面問題舉一反三,破解創建“沉疴痼疾”
2021年市創城辦共開展了四次月度測評,八公山區取得了年度總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改變,也是該區創城為民靠民惠民初心的收獲。
以問題為導向抓創建,全面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去年以來,八公山區委、區政府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指揮長責任,實現了23名區級領導包保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各級指揮長通過召開推進會、現場調度、督查暗訪等形式常態化開展工作督導;各單位積極落實結對幫扶社區共建工作機制,幫助基層解決創城實際困難。
“我們以市創城辦月度測試通報問題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督促各創城責任單位對照問題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八公山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聯合區督查辦、區紀委監委不定期開展暗訪督查,實時通報全區創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涉創部門抓好整改落實。各部門圍繞市民反映強烈的交通秩序、小區物業、生態保護等方面問題,堅持集中整治與常態化管理相結合,不斷提升創建工作水平。
精準發力集中整治,城市品質提檔升級
2021年以來,八公山區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部結束,錢淮、閃沖、南塘水系治理項目截污工程已完成,閃沖、南塘排洪溝全線清表,29處小區(居民區)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程正在抓緊施工。
今年6月份,畢家崗街道聯合共建單位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區農水局開展兩次集中環境整治,對小區內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勸導,告知作為養犬人應盡的義務,清理樓道、綠化帶、路邊等垃圾100處。
近期,山王鎮配合區城管執法局開展文明創建整治工作,對李咀孜小街占道、出店經營、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集中整治,清理2個農貿市場周邊的流動攤點7處。
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整治行動,物業小區環境整治,市容環境秩序和菜市場綜合整治……八公山區緊盯重點任務,開展集中整治,扎扎實實解決好影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痛點、堵點問題。
物業小區環境整治,還群眾一片宜居家園。該區實行由街道、鎮牽頭,相關部門參與,房管所、物業企業全力配合,針對小區車輛亂停亂放、飛線充電、雜物堆放、飼養家禽、不文明養犬、毀綠種菜、私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開展集中整治。“去年以來,全區開展物業小區集中整治行動26次,拆除違法搭建20余處,新增充電車棚134處、充電樁1370個。”區創城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該區全年對物業小區創建工作考核44次,考核覆蓋35個物業小區。
市容環境秩序和菜市場綜合整治,讓城區形象“大提升”。該區組織相關執法部門常態化開展聯合執法,規范市場環境,重拳整治出店、占道經營行為,去年以來累計取締流動攤點850余處、出店占道經營760多處、店外堆放580多處。并全面整治交通違法違規行為,規范設置垃圾桶,穩步推進空中線纜整治等工作。特別是組織城管、市場、消防、街道等部門對新莊孜菜市場及周邊出店、占道經營等情況進行集中整治,并統一制作擋板固定攤位,使市場攤位整體統一。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群眾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成為文明創建必不可少的動力。
近期,新莊孜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發動居民集中對轄區內的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亂堆亂放的空白點和死角進行清理整治,開展“空中飛線”大整治,對雜亂無章、有安全隱患的電線電纜進行貼墻、捆扎等處理,為轄區居民消除“危險線”,拉起“安全線”。
“我們這次有180余名志愿者參與,共同清理‘空中飛線’30余條,鏟除小廣告100余張。”新莊孜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街道還動態招募了50名文明觀察員成立“文明觀察團”,讓文明禮貌、規范出行成為市民的行為習慣和行事準則。
“我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一些志愿服務活動,義務打掃衛生,給老人送溫暖。”新莊孜街道團結社區志愿者邵俊芳告訴我們,文明創建讓他們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實惠,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努力為文明創建多出一份力。“我們社區組建了11支志愿者服務隊,現有注冊志愿服務人員800余人,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醫療服務、法律援助、平安建設等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引領居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團結社區負責人介紹說。
“志愿紅”聚民心,繪就最大“同心圓”。八公山區在文明創建工作中,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既增進了群眾福祉,又提高了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創建、自覺維護創建成果的積極性。(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