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全力打造“司法行政+網格”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為進一步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謝家集區司法局全面整合司法行政工作職能,利用全區443個網格,推動司法行政嵌入到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中,“小網格”激發“大能量”,全力打造了“司法行政+網格”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法宣進網格,普法教育融網擴面
借助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群眾工作優勢,謝家集區司法局充分發揮“小網格”的宣傳作用,組織網格員、“法律明白人”等廣泛開展上門普法宣傳教育,重點針對老年群眾、無業人員、留守兒童等群體,詳細講解刷單、投資返利、網絡中獎等網絡電信詐騙的作案手段和防范要點,引導群眾要牢牢守好自己的“錢袋子”。以“八五”普法為契機,持續深化“法律六進”,組織“法律明白人”、法律工作者和網格員進行普法宣傳,將法治宣傳工作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網格、每一個樓棟和每一個住戶,構建起了“一張網、全覆蓋、無縫隙、零距離”的網格化普法宣傳新格局,掀起法治學習宣傳熱潮。該局強化網格賦能,依托網格化管理模式,在網格內采取“因人而宜、因時而變”的普法方式,為轄區群眾提供精準化、便捷化、多樣化法律服務,打通了基層普法惠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截至目前,全區已發放宣傳資料30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200余人次。
社矯進網格,重點人群融網管控
以村(社區)為依托,網格為單位,謝家集區司法局積極探索將網格員納入到社區矯正工作小組中,建立起“司法所—村(社區)—網格員”三級管理模式,基層司法所將所有社區矯正對象基本信息按照屬地分類建檔,并下發各村(社區),及時更新人員情況,實現網格化管理、立體化矯正。網格員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對社矯人員開展定期走訪,將走訪情況納入巡查日志,并及時反饋至司法所進行匯總分析,動態調整矯正措施。同時,對發現社矯人員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第一時間予以反饋,切實發揮好了預警防范第一道防線作用。該局還規范網格員融入社會矯正管理工作程序,全面參與社矯人員由入矯到解矯全流程,避免監管“真空區”,基層司法所定期對網格員開展社區矯正專題培訓,共同研討和解決社區服刑人員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對每名社區矯正人員“全覆蓋、無縫隙”的精準掌控。
調解進網格,矛盾糾紛融網化解
謝家集區司法局充分利用網格化“橫到邊、縱到底”的覆蓋范圍,對網格內的矛盾糾紛做到早發現、早化解、早調處,實現矛盾糾紛“不出網、不上交、不激化”。該局利用網格員“鐵腳板”優勢,廣泛宣傳人民調解的法律規定、調解范圍、申請途徑,引導轄區群眾通過人民調解的方式來解決矛盾糾紛。持續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在專職網格員中培養人民調解員,吸納網格內的“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人員加入調解隊伍,將人民調解融入網格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以網格員日常巡查為契機,該局堅持常規排查、重點排查和專項排查相結合,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問訪等方式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進行拉網式排查,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及時掌握苗頭隱患,做到矛盾糾紛及時預警、及時研判、及時化解,切實把網格建成人民調解的基本單元。該局還明確網格員和人民調解員工作職責,將網格內摸排發現的矛盾糾紛分級開展調處,簡易糾紛由所屬網格員直接介入處理,一般糾紛由網格員引導當事人到所在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參加調解,復雜糾紛由網格員穩控后及時反饋至司法所,由司法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調處。通過簡易糾紛網格內現場調解、一般糾紛村居內及時調解、復雜糾紛街道內聯合調解的融網化解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民調解工作質效。上半年,全區各級調委會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64件,成功化解364件,化解率達100%,較好地發揮了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通訊員 許坤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