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系列評論之二
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協同作戰,深入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央文明辦實地考察淮南得分居全國第13位,問卷調查淮南得分居全國第22位,這兩項工作得分和排名是淮南這么多年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績最好的一次。但也要清醒看到,創城工作問題依然很多。近期省測評組對淮南開展模擬測評中,發現了560多個問題,令人警醒、讓人擔憂。這些問題切中要害、直擊痛處,是我們現在創城工作的現實寫照。我們必須直面這些問題,不容回避、掩飾,更不能以客觀因素做“擋箭牌”。
思想上不重視。有的地方和部門總覺得創建和自己無關,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不推不動,甚至是推了也不動。省測評組在反饋中指出,淮南市創建工作存在“上動下沒動、上急下不急”的現實問題;“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丟亂棄、亂拉亂接”等方面存在大量問題。有的地方和部門講困難問題多、想解決辦法少,一談到創建不是缺錢就是缺人,不管事或不能持久管事。
管理上不到位。創建工作一方面要靠市民自覺,另一方面必須靠嚴格管理。農貿市場、社區小區、窗口單位、鄉村是創城的必查點,今年以來反彈較為嚴重。省測評組在反饋中指出,淮南農貿市場、老舊小區、背街小巷、鄉鎮等重點部位依然是丟分失分的“高發區”,而且指出“集貿市場創建標準低、居民小區創建標準低、窗口單位服務標準低、區域均衡創建定位低”。
機制上不完善。創建工作中的很多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不能抓一抓停一停,或者是一般化地抓。一抓就緊、一放就松,這樣很容易讓群眾覺得在作表面文章。對于存在的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集中力量開展整治攻堅,逐一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崗位、具體責任人的頭上,一件一件地抓,一個一個地改,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以問題整改推進創建工作上臺階,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今年是淮南創城的第二年,是攻堅之年、關鍵之年,將決定能否進入明年的決賽城市名單。我們創城工作干了很多年,現在又到了第二次的決勝時刻,群眾關注度必然更高、期望值更大,這次創城的結果如何,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對干部能力水平的評價。淮南創城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今年的測評成績占總成績的25%,較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從去年中央文明辦測評的情況來看,六安市綜合排名全國第1、池州市全國第4、亳州市第24,而淮南則居全國第43,如果這一輪六安、池州、亳州創建成功了,而我們掉隊了,怎么向全市人民群眾交待?我們要想成功突圍,必須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時間很緊、任務很重,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配套、城市精細管理、公共秩序規范、城鄉均衡發展、創建氛圍營造等方面還有明顯不足,必須抓緊干、拼命干,才能有力整治、有效改觀。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存在問題。不回避問題,才能更好解決問題。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以食不甘味、寢不能寐的責任感、緊迫感,系統做好城市功能提升、市容環境整治、交通秩序治理、文明風尚培育等重點工作,協同作戰、合力攻堅,推動創城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效果贏得群眾的認可和點贊。(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