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扎實推進姚家灣片區城中村改造
“我家這個房子蓋了有幾十年了,年久失修條件很差,房間里陰暗潮濕。這次拆遷改造,我在淮河新城選了新房,手續都辦好了,很快就能住上新房了,還補助了3萬多塊錢,這要感謝棚戶區改造的好政策。”說到姚家灣的拆遷改造,家住田家庵區舜耕鎮姚南社區的姚素英老人欣慰地說。
姚家灣征拆工作國有二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姚家灣征拆工作啟動后,工作組在走訪中了解到姚素英老人的家庭經濟十分艱苦,因為歷史原因,房子的產證也不完備。通過調查走訪,工作組既依法依規,又秉持“情感拆遷、和諧拆遷”理念,主動幫助她協調解決了問題,切實維護了其利益。
“姚家灣片區屬典型的城中村,居民自建房加層加建情況較多,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社會治安等問題突出,整體征遷改造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途徑。”姚家灣地塊征遷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姚家灣片區城中村占地面積678畝,涉及房屋67萬平方米,總戶數2785戶。區委、區政府將征遷改造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來抓,加快改造項目實施,截至8月10日,房屋征遷已完成測繪2674戶,測繪率96.1%;已簽協議1698戶,簽訂率為61%。目前,已有1150戶棚改居民選房2122套。
“姚家灣征遷工作涉及群眾多、房屋權屬性質復雜,各方利益需要協調,工作量非常大。我們堅持清單化、閉環式推進前期工作,保障了征遷工作有序推進。”姚家灣地塊征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同志介紹,該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指揮長,12名“四大班子”成員任大組長,各鄉鎮街道、區直重點部門主要負責人帶隊的33個征遷小組。制定了《姚家灣城中村改造任務清單》,堅持周部署日調度,穩妥快速推進征收安置補償方案制定和3輪專家評審,面向公眾征求意見,嚴格履行項目審查、可行性研究、社會風險評估、評估機構選定等法定程序。深入開展入戶調查,完成改造區域航空拍攝測量和大數據建模,逐戶調查核實征遷人口和房屋面積,“一戶一檔”建立征遷臺賬。落實閉環推進,制定橫道圖、時間表,明確各環節實施內容、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定期調度、閉環推進。
堅持第三方測量、評估,做到公平公正;重要事項全部張榜公示,讓群眾信得過;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讓老實人吃虧、先拆人吃虧……田家庵區堅持全透明推進征遷選房工作,突出流程管理,健全丈量、評估、算賬、復核、協議簽訂和選房、交房、拆除全流程管理、公開體系,確保組織有序、公開透明,全過程接受監督。在征遷指揮部設立選房中心,逐棟將所有安置房源和戶型以圖表方式公布,實行先簽協議先選房,已選房源現場實時標注,全程公開透明,打消群眾顧慮,促進了征遷協議的加快簽訂。
征遷改造中,田家庵區把安置工作做細做實做在前,堅持“先安置、后拆遷”,贏得了群眾支持響應。該區積極籌集5427套房源用于拆遷安置,其中980套為存量現房;4447套為在姚家灣附近的北趙店城中村征遷地塊上新建。目前,北趙店安置房一期6月底已開工建設,二、三期地塊計劃8月底前完成施工招標,9月份開工建設。房型設計充分考慮群眾安置需求,分別建設120、95、70平方米不同戶型供群眾選擇。優越的地理位置、高品質的安置房源,確保群眾拆遷后生活品質得到大幅提升,也促進了征遷工作順利實施。為幫助田家庵區推行“先建后拆”模式,我市深化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采取了模擬審批方式,先行推進北趙店安置點的土地、規劃、建設等審批,同時推行50%比例的裝配式建筑模式,極大縮短了審批時間和建設、安置周期。(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