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著力構建機制健全、責任明確、協同聯動、成果運用的審計整改鏈條,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抓實審計整改,有力促進了審計整改落實,有效維護了審計整改的嚴肅性。
強化制度保障,在健全完善整改工作機制上精準發力。把完善制度作為推進審計整改的基礎工作,2018年以來密集出臺了《淮南市關于全面強化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淮南市審計結果運用辦法》《淮南市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實施細則》《淮南市市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回訪暫行辦法》《關于建立健全審計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5項審計整改規章制度,不斷建立健全審計整改的領導、監督和落實的長效機制,優化完善審計成果的運用、追責等程序,推動了審計整改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強化整改落實,在壓緊壓實“四方責任”上持續用力。市縣兩級黨委進一步加強對審計整改工作的領導。壓緊壓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對審計發現問題實行建立清單、跟蹤核實、對賬銷號全周期動態管理,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審計整改“兩會三清單雙督查”制度。即政府對重大審計項目召開審計整改部署會和整改情況調度會,向被審計單位下發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審計結果評價單,市審計局開展日常整改督查,對整改不力的問題提請市委督查考核辦進行重點督查。強化審計機關的督查檢查責任。2022年,市政府相繼牽頭召開市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糧食購銷領域專項審計和202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支出審計整改會議,發出68份審計整改清單,對2021年度市本級各類審計報告中反映的753個問題逐條核查,下發審計整改提示單7份;對2021年度審計情況進行通報,點名42家單位、揭示127個問題,分類形成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公檢法系統審計發現問題清單。
強化聯動貫通,在創新整改監督方式上形成合力。著力把審計監督同人大監督、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等貫通起來,將監督力量擰成“一股繩”。市人大常委會與紀檢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對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查出的十個突出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專項跟蹤督查。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修訂《市委巡視機構與市審計局巡審聯動協作配合辦法》,把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作為巡察重要內容。堅持14年在《淮南日報》刊發市本級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整改報告,自2020年起,通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會向社會公開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倒逼審計整改落地見效。
強化標本兼治,在強化整改成果應用上凝心聚力。審計部門積極作為,“把脈問診”、科學施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開出了一系列堵塞漏洞、完善體制機制的“治病良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提出意見建議,積極采納、舉一反三。今年以來,市審計局上報的審計報告、信息專報獲市主要領導實質性批示18篇次。通過審計,督促2535萬元助企紓困資金及時撥付到位,惠及200多戶企業;2287.33萬元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及時繳納,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幫助870戶征遷戶喜遷新居,推進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及時開工、加快進度。審計整改效果正日益轉化為治理效能,起到了“審計一點、整改一片、規范一面”的良好效果。 (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