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深入開展“江淮風暴”執行攻堅之夏季行動,打好“剛性執行+柔性司法”組合拳,讓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更足更強更充實——“攻守”之間,“法”潤人心優環境
集非常之力,謀非常之策,盡非常之責。淮南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省高級人民法院“江淮風暴”執行攻堅優化營商環境之夏季行動部署,“攻”“守”兼備,多措并舉,烈日酷暑下數月鏖戰,推動執行攻堅戰不斷向縱深推進。
“攻”堅,兩級法院吹響沖鋒號
從6月初開始,一場執行風暴席卷江淮,“一把手”工程落實到位,聯動作戰緊密推進,執行行動聲勢浩大。淮南中院黨組始終堅持將“江淮風暴”執行攻堅作為“黨組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來抓。淮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文則俊堅持一線督辦、一線指導、一線行動,靶向施策解決具體問題。7家基層法院院長既掛帥又親征,對執行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重要案件“一竿子插到底”。
淮南中院牽頭掛總,堅持日報告、周督查、月調度,定目標、壓責任、促落實。根據部署要求,中院在每周的黨組會上,集中對全市法院執行工作進行態勢分析,把準問題,解決癥結。中院班子成員分片聯系包保基層法院,督查執行行動進展,督導小組每到一地,必看執行攻堅作戰圖,詳細了解各項執行指標數據和存在問題,并與一線執行干警連線通話,和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執行干警座談。
8月24日,淮南法院再次開展全市統一集中執行行動,這是全市法院上下“一盤棋”,統籌協力推進執行攻堅的縮影。淮南中院執行局作為行動“指揮部”,為確保此次統一行動順利開展,提前召開全市執行局長工作會議,進行部署協調,制定詳盡的行動方案,對行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一分析解決,對風險隱患進行研判評估。行動中,淮南中院通過執行指揮中心智能管理系統現場對全市執行行動進行調度指揮,實時幫助解決問題。“行動開始!”文則俊在田家庵區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對全市執行行動進行統一調度、統一指揮。7家基層法院院長做好專項行動“施工隊長”,始終做到重要舉措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
為了便于統一調度,淮南法院建立執行工作微信群,兩級法院領導和執行、信息、宣傳等部門人員隨時在群內交流、互動,解決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執行工作經驗。全市各執行團隊一遇到執行問題,都會第一時間在群里反映,督導組則全天候在微信群里指導,無論子夜還是清晨,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幾乎實時幫助解決問題,并及時相互介紹全國、全省第一方陣執行先進經驗。
夏季行動中,全市法院執行人員配備到位,物資裝備和經費需求保障到位,法院內部工作銜接配合到位,形成了上下齊心協力、同頻共振的濃厚決戰氛圍。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20371件(含舊存1045),結案17928件,結案率88.01%,同比增長11.39%,其中,首次執行結案4559件,同比增長了368.55%,再創歷史新高。
“攻”克,讓聯動機制長出“牙齒”
“法官,我交錢,我履行,快把我的信息從抖音上撤下來吧,我的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刷到我了,太丟人了!”近日,大通區法院在強制執行被執行人陳某拖欠賠償款一案時,用抖音曝光的方式,徹底改變了陳某軟硬不吃態度。
刷抖音“抖”出失信被執行人、被市民廣泛轉發的微信“失信曝光臺”、限制乘坐飛機和高鐵……在夏季行動期間,淮南法院用足強制措施,用全創新舉措,讓越來越多的失信被執行人不斷承受執行舉措帶來的各方壓力,從而由不愿履行法律義務向主動履行轉變。
“我們查控到被執行人張某某的車輛目前正停放在小區……”6月30日,淮南中院執行法官接到合肥市交警支隊電話,火速趕到合肥,以最快的速度對車輛進行扣押,不給張某某留下任何躲避的機會。得知車輛被扣,一直“躲貓貓”的張某某主動聯系執行法官,到法院履行了還款義務。
人難找、財難尋,一直是困擾法院執行工作的兩大難題。以夏季行動為抓手,淮南中院瞄準這兩大難題,積極爭取多方支持,精心編織出一張攻克“執行難”的綜合治理網。
壽縣轄區面積2986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2個園區,人口140萬。面對轄區特點,壽縣法院在6個基層人民法庭均設立兼職執行聯絡員,與各鄉鎮綜治網格員搭建平臺,建立聯絡機制,保障法院的執行信息能夠順暢到達網格員,通過確保網格員走訪掌握的被執行人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回傳到法院,在這一暢通的信息流通平臺上,有效破解了“人難找”的傳統難題。
類似于壽縣法院的做法,在淮南的多個基層法院同樣在推廣實施,著重借力基層組織深入群眾的優勢,協助開展查人找物。潘集區法院將協助執行工作模塊嵌入綜治工作“網格化管理”平臺,充分發揮網格員人多面廣、熟悉民情的“千里眼”“順風耳”優勢。
夏季行動期間,淮南中院還與國土、房產、工商、稅務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形成點對點共享數據信息,讓法院執行案件中,找人尋財的渠道大大拓寬,效率明顯提高。在淮南法院的積極推動下,不斷織密淮南地區查財找物“一張網”,擰緊多部門尋蹤覓跡“一股繩”。
聯動機制以外,淮南法院充分發揮強制執行措施的威力,適用罰款、拘留、拘傳等措施,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規避執行、暴力抗法等行為,保持嚴厲打擊“老賴”的高壓態勢。
“法官,你們在我家小區門口貼的海報里有我兒子照片,這下全小區的人都知道他欠錢不還了,我想趕緊把錢還了,我現在就去法院!”8月24日,謝家集區法院執行干警在執行途中接到了被執行人劉某母親的電話。原來,在此次執行過程中,干警將提前梳理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制作成海報在農貿市場、公交車站、小區大門等處張貼,引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而劉某母親就是在買菜回家的路上,看到小區門口人頭攢動,也想去湊個熱鬧,卻沒想到“吃瓜”吃到了自己家頭上,在海報上看到了兒子的“大頭貼”。當即撥通海報上的電話,聯系上了執行法官,表示愿意履行全部案件款。
8月24日傍晚,大通區法院執行干警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終于完成了對最后一箱字畫和印章的清點登記工作,也卸下了心頭的“擔子”。原來,被執行人王某因犯非法占用農用地罪,需繳納罰金50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該案進入執行后,因王某身在監獄,執行工作長期沒有明顯進展。直至近期,執行法官又掌握控制了一批其收藏的字畫。面對滿屋堆放的字畫和印章,干警們分工協作,整整忙碌了7天,耐心細致地完成了涉案財產的清點、登記、移交等工作,該批字畫、印章即日將轉入后續處置程序。
淮南法院還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執行、見證執行、監督執行、宣傳執行。通過每一次的見證,每一次的宣傳,以點帶面,凝聚全社會理解執行、尊重執行、協助執行的廣泛共識,營造解決執行難的良好氛圍。
“守”衛,強外功練內力優環境
在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浪潮中,淮南法院將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本次夏季行動重要目標,通過創新工作機制,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堅定企業爬坡過坎的底氣信心。
全市兩級法院院領導對全市312家樣本企業開展走訪活動,“企業找法院”到“法院找企業”的轉變實現了由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增強聯合執行力度,約談相關機構29家,涉及執行案件36件,申請執行標的金額1.7億余元,通過納入財政預算、財政撥款、達成和解等方式有效解決33件執行案件,執行到位3000余萬元,政府機構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持續為零。
目前,全市法院均建立“執行110”專線,實行全天候實體化運作。群眾通過專線,隨時舉報執行線索,執行干警第一時間出警,集中實施司法拘留、扣押、搜查等強制措施,有效化解“執行法官外出找人找財產忙”和“當事人反映找執行法官難”之間的矛盾,針對群眾心中的執行煩心事,執行案件“門診式”接待應運而生。
8月24日當天,申請執行人王某某通過“執行110”向淮南中院提供線索,值班干警立刻登記并第一時間反饋至執行團隊。執行干警迅速出警趕赴鳳臺縣某單位送達《協助凍結被執行人債權通知書》。隨后,又火速前往被執行人公司,送達法律文書,督促公司盡快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我沒想到咱們中院的反應這么快,一個電話就馬上幫我去執行,真是高效便捷。”
“喂,是大通法院執行局嗎?我是宗某,我發現王某了,你們快來!”晚上10點多,大通區法院值守“執行110”熱線的干警接到申請人宗某的電話,稱一直躲著不見的被執行人王某在大通區一燒烤攤出現。值班的執行干警立刻趕赴現場,將王某拘傳回法院。深夜的法院,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王某按期償還宗某借款。
僅8月24日當天行動,淮南法院利用“執行110”機制先后共出警12次,著力提升“執前督促”“查人找物”“資產處置”“失信懲戒”“拒執打擊”等執行協同事項辦理效能,以機制創新、流程再造構建出為民辦實事工作新模式。
在推動案件執結的同時,淮南中院也注重幫助主動履行完畢的被執行人企業恢復信用,重新回歸市場運營。今年以來,市中院與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失信企業法人專項治理活動,為59家失信企業法人修復信用,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重塑企業發展信心。
涉企執行案件,多數牽扯面廣,關注度高,為了更高效率更高質量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淮南法院除了向外推出多項舉措,還主動練好內功,強化執行隊伍建設。為規范執行行為、提升執行效率,淮南中院指導全市法院規范執行流程,用“一把尺子”規范“一套標準”。“騰房清場如何操作”“終本案件辦理規程如何界定”“執行考核指標如何細化”等一批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執行規程,全面應用于執行攻堅,為全市法院執行工作提供了標準專業的指導。
“守”護,柔性執行呵護“民生分量”
頂著烈日集中執行、白天黑夜加班加點執行、舍棄周末抓好時機執行,這是夏季行動以來,淮南法院執行工作日常寫照。全市法院執行干警以強烈的責任感,開展一波又一波集中執行行動,凌晨堵被窩,夜間襲酒桌,假日“圍獵”,拘傳、拘留失信被執行人,以超強力度出擊,用“真抓實干”兌現“真金白銀”。
8月24日,在潘集區某鎮,83戶農民與執行法官齊聚一堂,潘集區法院就31件涉林地糾紛,主動與鎮政府溝通聯系,組織村委會、農戶、企業在一起協商溝通,并邀請政協委員一起參與調解工作,促成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矛盾糾紛得到化解,31件執行案件當日得到順利執結,各方利益得到保障,取得了“三個效果”的統一。同日,八公山區法院在執行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執行干警通過摸排找到被執行人李某。鑒于申請人阮某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執行干警將李某帶到申請人家中現場履行18500元,案件圓滿執結。
淮南法院調動全市執行力量,以“運動戰術”化解長期未結案件。對小標的案件進行重點突破、開展騰房清場攻堅戰、針對未結涉農民工工資案開展專項執行……“假日執行”“清晨執行”“夜間執行”等特色行動有聲有色,在此過程中,推動一批批久拖未結的積案順利化解。
據統計,夏季行動以來,淮南法院開展大規模集中執行活動49余次,出動干警1700余人次,執結各類執行案件4733余件,執行到位金額41166.58余萬元。其中,共執結涉民生案件572件、小標的(10萬元以下的)案件2804件。
“哪里有執行現場,哪里就有法院院長。”應邀參與淮南中院執行行動的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張雯對這一點感觸很深。她談道,全市法院院長都馬不停蹄地奮戰在執行一線,既做“指揮員”又做“排頭兵”,這樣的“頂格推進”可謂“誠意滿滿”。
“在本次夏季行動的總攻階段,淮南法院不僅敢打敢沖,還很講究‘排兵布陣’。”省人大代表王益明說,“我看到的是一支忙中有序、專業可信的精銳之師,各法院探索組建快執團隊、實施團隊和事務團隊,還將部分司法警察編入執行團隊,執行工作理念和辦案模式發生變化。他們‘五加二’‘白加黑’地連續作戰,一條一條兌現對群眾的承諾,真的是展示了向心力、行動力和戰斗力。”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攻”“守”之間,淮南法院不斷上演執行攻堅最真實的畫面,為護航地方經濟發展繪就厚重而溫暖的底色。(通訊員 方碩 記者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