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帶魚、青椒肉絲、西紅柿雞蛋、肉末茄子、雞腿、紫菜蛋湯……日前,記者走進潘集區蘆集鎮潘三西社區“社區大食堂”,看到一盆盆熱氣騰騰的飯菜擺放整齊,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前來用餐的60多名老人都是社區居民,正在津津有味地邊吃邊小聲交談。
“菜飯低油少鹽,是本地風味的家常菜,很符合我們老年人的胃口。”82歲的獨居老人宮鳳勝高興地說道。宮鳳勝是原淮南礦務局潘三礦退休工人,老伴隨子女在上海居住,一日三餐成為宮鳳勝老人的生活難題。今天他來到社區大食堂就餐,邊吃邊不斷向記者介紹:“看這伙食,兩葷一素一份米飯,外加紫菜湯,13塊錢的伙食,扣去老人補助的2塊和80歲以上優惠的3塊;這頓飯只要8塊錢,就解決中午吃飯問題。為社區大食堂好政策點贊!”
潘三西社區“社區大食堂”于8月23日開業,這也是潘集區第一家開門營業的社區食堂。“我們服務對象主要是有就餐需求的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就餐時帶上身份證和‘餐券’就可以享受相應補助,60歲以上補助1元、70歲以上補助2元、80歲以上補助3元,特困、低保老人補助3元。平均每人早餐消費3元,中餐消費8元,就能吃好吃飽。同時,為了提高飯菜質量,我們引入市場主體參與助餐服務,采取定點用餐和配送到戶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就餐和送餐服務,以滿足廣大老年群體的用餐需求。”潘三西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超告訴記者。
據了解,社區大食堂在7月份的試營業期間,每天固定就餐的老人就有60至80人,食堂每日提供八菜一湯菜品。每餐推出不少于兩種的老年套餐,每種套餐至少包括一葷兩素一湯一飯,單價不高于10元。
自實施“暖民心十大行動”以來,蘆集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堅持公益定位、支持社會參與、注重質量提升”的原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邊試點邊調整邊完善,把這項惠民政策落實好。2022年,該鎮計劃在條件成熟的社區再建設幾家“社區大食堂”,以滿足群眾對“社區大食堂”的需求和期盼,將“暖民心行動”真正落到實處,更好地服務群眾。 (記者 張靜 通訊員 譚 敏 石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