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非凡的成就 淮南這十年 > 奮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
               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奮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
              【字體: 】 發布時間:2022/9/22 11:25:1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十年來,淮南念好“脫貧經”,走好“振興路”,同圓“小康夢”——奮斗沃野共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

              金黃的稻穗壓彎了腰,串串葡萄掛滿枝頭,大棚里成熟的果蔬……仲秋的淮河兩岸,處處都是豐收的喜悅。一張張笑臉匯聚成新時代的小康圖景,在這片土地上競相綻放。

              目之所及,皆是風景。全面建成小康,幸福生活是最生動的寫照。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緊扣“決勝全面小康”總目標,把全面小康建設工作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的各個方面,書寫了更加美好的新時代篇章,一幅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安定和諧、生態宜居美好、人民安居樂業的小康畫卷正徐徐展開。

              集八方之力,歷數載春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面面黨旗飄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一名名共產黨員主動請戰,一座座攻堅堡壘巍然屹立!

              2014年,精準脫貧攻堅戰打響,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堅拔寨,“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誓言響徹云天。

              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上,精心謀劃、精準發力,帶領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翻越貧困高山,脫貧攻堅邁出堅實步伐,向全面奔小康發起最強總攻。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堅持既掛帥又親征,帶頭聯系分包深度貧困村,腳步遍及脫貧任務重的鄉鎮。常態化實施“四不兩直”隨機暗訪,直插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各縣區、各部門一把手樹立看齊意識,發揮“頭雁效應”,當好“施工隊長”。各級領導干部一線指揮、一線落實、一線督戰,迅速形成攻城拔寨的合圍之勢。

              哪里有強烈的責任擔當,哪里就有生動的脫貧實踐;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層層抓好落實,才能解決問題。

              2020年隆冬的一個清晨,陽光灑在謝家集區楊公鎮陳廟村1040畝草莓大棚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靜謐的土地,煥發出熱騰騰的氣息,包裹著每一顆草莓,向為它們付出辛勤汗水的人饋贈著最無私的回報,在向脫貧攻堅訴說著動人的成就。

              “陳廟村從1993年開始種植草莓,初始時起步艱難,草莓受病蟲害影響大,草莓的產量和質量都難以達到預期要求,市場競爭力較差,一時間草莓產業在這個村難以推進。”陳廟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李多祝介紹,是脫貧攻堅的政策好,村里投入了42萬元,建了55畝大棚,才讓村民看到了希望,才讓陳廟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草莓村。

              從55到1040,脫貧攻堅厚植產業興旺基石。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我市補齊“最大短板”,脫貧攻堅戰轟轟烈烈。

              國家、省、市選派了386名選派幫扶干部、528家單位、2.6萬余名幫扶干部與廣大扶貧干部奮斗在脫貧第一線。162支駐村扶貧工作隊分布全市貧困村,把脫貧任務落實到“最后一公里”,“脫貧奔小康”的誓言鏗鏘有力!

              1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8.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18%下降至0;國家級貧困縣壽縣高質量摘帽,我市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37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1733.3元,年均增幅37.68%,增幅比全省農民收入高28個百分點,比全國農民收入高29個百分點。

              寫好銜接文章,百姓盡開顏——鄉村振興漸成磅礴之勢

              絕對貧困的標簽化作通往小康大道的入場券,開啟新時代逐夢新征程!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打贏脫貧攻堅戰,淮南征衣不解再揚鞭,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鄉村如何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

              市委、市政府將更多資源向“三農”投入,讓更多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抓好防范返貧,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的關鍵之要。全市上下動態監測,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按照國家和省出臺的“銜接政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實施辦法,涉及財政資金、資產管理、特色種養業、小額信貸、就業幫扶、兜底保障、住房安全、醫療保障等諸多方面。

              “潘集區以優質糧產業、酥瓜產業、畜禽水產養殖產業、經果林產業、蔬菜產業、食用菌產業、豆制品加工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八大產業’為重點,打好產業規模化、產品特色化、服務精準化三張組合牌……”從北京載譽歸來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汪詩明告訴記者,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關鍵在抓產業振興。

              在毛集實驗區夏集鎮采煤沉陷區境內,甲魚養殖戶劉福軍正忙著撿拾甲魚蛋,給池塘里的甲魚喂食,近百畝的甲魚塘里目前養殖甲魚2萬只左右。在農技部門和金融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劉福軍流轉了一百多畝土地進行魚鱉混養,并帶動了周邊群眾共同致富。

              2021年6月8日,淮南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重組為淮南市鄉村振興局,各縣(區)鄉村振興局同步掛牌,鄉鎮鄉村振興工作站、村鄉村振興專干均配備到位。

              我市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振興重點村、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和相對后進村選派186個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屬于他們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同心小康夢,今朝終得圓——鄉村振興鋪就致富路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小康源自奮斗、小康點亮生活!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生活殷實,是全面小康的基礎標志,也是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直觀感受。

              “當年是一麥抵三秋,土地閑半年;如今是麥稻兩季種,土地不拋荒。”今年6月30日,鳳臺縣楊村鎮店集村農民蘇孝田站在自家12畝連片稻田間,看著綠油油的秧苗,不禁感慨,近年來,享受農業生產“大托管”改革紅利,種田越來越輕松,收益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滋潤。

              我市在全國首創“兩委托兩跟進一托底”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引導農戶將土地“委托”給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再由其將土地“委托”給農業生產服務主體生產經營,同時協調生產要素、社會化服務“跟進”,引入保險“托底”,求解“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守護了糧食安全。

              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全面解決,為廣袤農村鋪展出小康生活的壯美畫卷。在追求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凝聚了全市上下各級領導、各級干部的“辛苦指數”。

              我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2022年全市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安排5700萬元,市級資金總量較2021年增加100萬元,市級資金繼續重點支持摘帽縣壽縣,分配壽縣3770萬元、占資金總量66%。2022年已到位縣區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40485萬元。

              如夢如幻的“極光”、憨態可掬的“玉兔”、晶瑩透亮的“地球”,一個個造型獨特的燈光秀,吸引著游客駐足圍觀。今年中秋節,大通區孔店鄉河沿村的高塘人家田園綜合體精彩亮相。

              “從來沒想到俺們村能來這么多車、這么多人,咱們村的人氣越來越旺了。”9月19日傍晚,正在停車場引導秩序的河沿村村民王三磊興奮地告訴記者,當地村民160余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鄉村旅游火爆,振興發展正酣。從低洼荒地到魅力游園,從杳無人煙到車水馬龍,河沿村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實現了一個貧困村到鄉村旅游網紅村的華麗轉身。

              產業就業幫扶,培育有力支撐。我市聚力推進產業幫扶,2022年已安排項目中產業項目296個,涉及資金39511.4萬元,占比62%。各地特色產業各展生機,多個產業裂變式增長,線上線下進市場,唱起四季豐收歌,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圓夢小康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今,市委、市政府正以更大氣力、更實舉措,帶領全市人民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特約撰稿 柏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91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