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謝家集區謝三村社區食堂、鳳臺縣劉集鎮八里塘社區食堂正式開業,附近老年人就餐有了好去處。
聽說謝三村社區食堂開業了,中午時分,附近居民李霞和鄰居便結伴來到社區食堂,打算品嘗一下食堂的飯菜。“今天有炒肉絲、西紅柿炒雞蛋、家常豆腐、清炒蔬菜……李大娘您的是10元餐券,可以選擇一葷兩素一湯一飯,米飯和菜湯不夠還可以再添加。”社區食堂工作人員熱情地為李大娘打了飯菜。打完飯菜,李霞和鄰居便來到一個餐桌前坐下,邊吃邊聊。“社區食堂環境整潔,價格合理,飯菜可口,符合我們老年人清淡的口味,省事又省心。”李霞說,社區食堂開在家門口,既解決了老年人吃飯不方便的問題,也解決了子女的后顧之憂,這件暖民心實事辦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
根據2021年淮南市人口變動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我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65.1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21.44%。為解決好老年人“吃飯難”問題,今年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市民政局作為牽頭部門,在抓好布局建設、政策保障的基礎上,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力求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2022年,我市已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280個、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271個,建設任務完成率已達100%,滿足不少于12萬老年人的就餐服務需求,老年助餐吃出“幸福味道”。
科學合理布局,把老年食堂(助餐點)建在老年人“家門口”。在選址上,我市綜合考慮轄區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合理規劃老年食堂(助餐點)布局,明確提出“2023年底前,由縣區政府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進行配置”,打造10分鐘“助餐服務圈”。同時,創新推行“養老服務中心(站)+助餐”“餐飲企業+助餐”“物業服務+助餐”“中央食堂+助餐”“慈善公益+助餐”等多種助餐模式,打造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注重完善政策,保障老年助餐可持續運營。我市圍繞推進社區老年食堂長效化、可持續化運營,引導各級不斷加大財政投入保障發展所需。拓寬保障渠道,統籌中央、省、市、縣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發布“老年助餐專項基金”募捐倡議,確保老年助餐服務資金得到有效保障。完善扶持政策,新建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分別按照不高于20萬元(以實際建設支出為準)、5萬元補助標準予以一次性建設補助;根據老年人日就餐數量,給予2至4萬元不等的機構運營補貼;根據老年人年齡、經濟困難程度等情況給予1至3元/餐就餐補助。落實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政策,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對承租其房產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的主體,給予租金減免。
優化服務質量,讓老年助餐“暖胃”更“暖心”。我市將老年助餐工作與特殊困難老年人走訪探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相結合,社工、志愿者、網格員在看望分散供養的特困老人、農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同時,也帶去了老年就餐的相關政策。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的服務,給他們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愛護。今年重陽節期間,組織開展“善行淮南—老年助餐服務重陽節老年食堂(助餐點)開放日”活動,已運營的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全部免費用餐開放,受到了老年人的認可與歡迎。(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