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痹诳茖W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核心驅動力的當下,加快科技創新速度、打造強勁發展引擎至關重要。高新技術企業是培育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力軍,也是我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一組數字見證了我市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訓的力度和成效:2022年7月,我市完成2021年度市本級科技創新政策兌現工作,共落實政策兌現資金2092萬元。其中:高新技術領域兌現資金共計1372萬元,占資金總額的65.6%,共有87家各類科技型企業受益。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26家,兌現260萬元;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49家,兌現980萬元;首次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4家,兌現12萬元;“科技小巨人”企業獎勵8家,兌現120萬元。
2022年,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52家,同比增長26.6%。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分兩批開展,經市科技、市財政、市稅務多部門合作,市、縣區(園區)、中介服務機構、企業共同努力,兩批共推薦申報企業136家,預計通過111家,申報總量和通過總量均創歷史最高。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科技部門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措并舉,積極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努力為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貢獻科技力量。
線下與線上結合開展培育。分縣區(園區)共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各類專題培訓13場次,共培訓相關企業負責人、企業科技專員及財務人員300余人。特別是2022年3月中旬,面對我市疫情防控復雜形勢,采取視頻會議形式,與市財政、稅務部門聯合開展網上培訓120余人次。
政策與服務融合開展培育。宣傳市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政策,編印《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政策問答》“小冊子”,深入壽縣、淮南經開區、淮南高新區、田家庵區等40余家企業開展高企申報現場指導服務,為企業解決申報問題49個。
市局與縣區聯合開展培育。采取“市—縣區—中介服務機構—企業”聯動的辦法,探索“初創型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次發展模式,詳細制定2022-2024年三年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400余家。2022年以來,召開縣區園區科技主管部門高企申報專題推進會3場次,精準服務2022年擬申報高企企業,提高申報成功率。
明年,我市將繼續落實優惠政策,做好企業服務,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
著力完善高企培育庫。市、縣科技部門積極與經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投資促進部門等對接,摸排掌握科技型企業存量與招商引資企業增量,充實完善2023-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動態培育庫,縣區、園區、市科技部門自下而上建立幫扶跟蹤“臺賬”,跟蹤輔導、重點培育。
強化高企政策宣傳培訓。廣泛宣傳高企申報認定政策,詳細解讀科技型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涉及的國家重點支持的技術領域、科技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占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占比以及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研發組織管理、企業成長性等具體標準要求,把企業成功認定為高企后應享受的政策宣傳到位,激發企業申報高企的積極性。
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以及省《通知》要求,市、縣區園區科技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在培訓、調研、審核等環節密切配合,為申報高企企業做好服務,提高申報成功率。(記者 周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