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全力推動“五大攻堅行動”見行見效
機聲隆隆,焊花飛濺,放樣、下料、制作、打磨、涂裝……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大通工業新區的中能建建筑集團至精鋼構分公司生產車間,感受到了火熱的生產場景。“今年以來,企業訂單充足,特別是進入四季度以來,企業2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每月鋼結構制作產量保持在1600噸以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推行班組承包制,保證產品進度和質量,滿足多項目供貨需求,確保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見證大通區實施“五大攻堅行動”的生動實踐。“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是推進大通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我們堅持用好這把‘金鑰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大通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實施‘五大攻堅行動’,產業轉型攻堅行動打頭陣。我們堅持抓經濟以項目建設為中心,抓項目以產業項目為重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通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今年列排產業類項目63個,總投資319.92億元。高塘人家田園綜合體、樂馬生態園項目開園運營,李興機械、尚邦新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淮南港洛河作業區、上窯珍珠碼頭等項目加快推進。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實行“一個產業、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招商模式,6個產業專班共招引項目59個,總投資222.54億元。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新建標準化廠房19.2萬平方米,謀劃建設標準化廠房77萬平方米,推動園區企業集約集中發展。以“畝均論英雄”改革倒逼園區轉型升級,對園區68家參評企業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放益評價,盤活低效用地170.4畝,整合閑置廠房4.1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5家。
城市是一個生命體。大通區以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為抓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今年完成九龍崗特色小鎮片區、市十四中家屬區和醫院村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資3256萬元,涉及群眾2364戶。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林巷安置房項目已竣工交付,遠望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年底前全部交付,胡圩社區、翰林庭院等棚改項目加快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投資1.68億元新建九連路等8條道路9.1公里,基本實現二小南路等6條道路建成通車;實施城市停車場建設行動,目前已完成鴛鴦湖周邊、世行項目區游客服務中心等停車場5個、新增泊位402個,率先啟動國家企事業單位錯時停車,新增區房管所錯時停車場1個。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大通區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糧食總產11.8萬噸,完成農業生產“大托管”面積3.5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2.62萬畝,與安農大共建淮王魚水產產業研究院和草莓科技小院,成功申報省級特色水產全產業鏈科技特派團,創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1個,新增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推動農村宜業宜居,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投資576萬元新建農村道路12.7公里,完成改廁任務510戶,整治黑臭水體3條,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王樓、馬崗兩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高標準完成。推動農民富裕富足,投資1397萬元的28個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已全部完成,通過產業幫扶發放補貼48.3萬元,實施就業幫扶提供務工崗位1000余個,推動金融幫扶新增貸款140萬元,開展光伏幫扶獲得收益67.8萬元,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農村產品銷售額突破3500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通區以生態修復攻堅行動為支撐,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抓好污染防治攻堅,深化“五控”措施,PM2.5、PM10濃度持續降低;2個國考斷面和5個入河排污口水質檢測均達標,上窯工業集聚區工業污水處理項目和洛河、王莊污水管網項目已竣工驗收。抓好生態修復保護,世行貸款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區內征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務中心基本建成;舜耕山高皇建材生態修復項目已竣工驗收,鐵合金廠、魏山石料、巨石水泥、仁康建材及上窯貓山、朱家大山等生態修復項目加快推進。抓好綠色低碳發展,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已開工建設,高塘人家“農光儲”綠色綜合能源、國電投窯河漁場光伏二期、大唐淮南孔店2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等項目正加快推進,綠色數字建材產業園項目正加快推進。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大通區聚力推進社會治理攻堅行動,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共建”加強社會治理,探索“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專(兼)職網格員”的模式,配備網格員253名,網格化覆蓋率100%;持續加強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圍繞“共治”守住安全底線,堅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著力防范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排查并整改安全隱患1076處,今年以來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和食品藥品事故。圍繞“共享”補齊民生短板,深入實施十項“暖民心行動”,涉及大通區的30個考核指標任務已全部完成,開發公益性崗位342個,建成老年助餐點29個,安心托幼惠及學前幼兒3000名,淮師附小大通校區交付使用,孔店寄宿制中學一期工程建成投用,采取市場化方式投資500萬元對5個菜市場進行改造提升、運營管理,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