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安機關推進平安建設為群眾創造良好治安環境
現行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17.1%,破案數、刑事拘留數、移送審查起訴數同比分別上升19.0%、5.3%和36.3%;治安案件受理查處同比下降19.6%,接報黃賭警情同比下降8%;發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和財產損失同比下降36.66%、20.46%,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連續三年下降……這是今年1至11月,我市公安機關在平安創建工作中交出的答卷。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以深化警務機制改革為抓手,致力打造主動高效新警務,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高標準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用擔當有為、堅守奉獻搭建起平安淮南的穩固基石。
強化主責主業,當好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依托合成作戰中心,充分發揮“最強大腦”作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黃賭毒”“食藥環”“盜搶騙”“跨境賭博”等突出違法犯罪。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5起現發命案全破,8類案件破案率100%,抓獲歷年逃犯68名,成功攻克4起命案積案,研判追捕質效和消除風險隱患能力明顯提升。共偵辦涉黑案件2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21起,一般惡勢力團伙案件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99人,破獲刑事案件360起,有力凈化了轄區治安和營商環境。
在打擊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全市共打掉涉“養老詐騙”犯罪團伙15個,破獲刑事案件117起,抓獲嫌疑人134人,凍結、追繳贓款3億余元,打擊戰果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街面盜竊三車、盜竊沿街店鋪、入戶盜竊等突出問題,公安機關部署開展專項行動和掛牌整治,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88名,同比上升19.32%;破案數同比上升25.88%;發案數同比下降20.3%,案件高發勢頭有效遏制。
打造現代警務,爭做警務改革的“先行軍”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堅定不移走改革強警之路,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體現扁平化實戰化合成化特點的現代警務體系。持續穩妥推進大部門大警種制、基層社會治理、執法權力運行、公安行政管理服務、公安大數據融合應用等改革,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對全市公安工作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最大限度去機關化行政化。重塑打擊治理架構,打造全時響應、全域支撐、全線貫通的市縣所隊一體化作戰新格局。積極構建預防警務,推動警務運行模式由被動反應型向主動預防型轉變。
持續推進公安“放管服”改革,落實“為民為企為項目”工作,實現新生兒入戶“全省通辦”,受理首次異地申領居民身份證數據566條,審核簽發跨省市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數據7176條。辦理長三角戶籍業務3714筆,辦理省內新生兒異地出生登記業務735筆,辦理長三角新生兒異地出生登記業務569筆。
推進互聯網業務辦理,開展“舒心車檢”惠民行動,全面落實“延長環保免檢年限”“電子保單”“電子合格標志”“檢驗收費標準公示”等12項便民服務措施。
扎實整體防控,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火墻”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狠抓公共安全不放松,共檢查槍支、民爆、煙花爆竹、劇毒易制爆等單位3265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32處,破獲非法運輸、存儲、銷售煙花爆竹行政案件66起,查處違規燃放案件38起。
對寄遞業、成品油市場等集中整治,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水平、增強基層社區警務工作質效,推進娛樂場所和特種行業信息化建設。堅持“警格”“網格”融合,推動落實市局機關警力下沉包片包路包企包村“四包”措施,部署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六項舉措,強化風險隱患滾動排查、動態化解、閉環管理。今年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18532起,化解17699起,化解率95.5%,其中通過警民聯調化解15245起,占比86.1%。
平安城市三期視頻建設整體項目順利竣工,完成點位3000余個,重點公共區域立體化、全覆蓋的視頻防控網構建逐步完善。推動交通管理“末端管理”向“源頭干預”延伸,完善各類交通設施,施劃標線14.39萬平方米、停車泊位9689個,增設護欄1.23萬套。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對371個信號燈配時進行優化,設置“綠波帶”道路30條。嚴查嚴處嚴管交通違法行為,組織開展“農村兩違”“暢安”等系列整治行動,查處交通違法行為84.84萬起。(通訊員 王東田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