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送關愛 文明實踐樹新風
為認真落實《中央文明辦關于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精神,市文明辦近日印發通知,在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送關愛 文明實踐樹新風”主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營造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
按照中央文明辦通知要求,市文明辦統籌推進五個方面活動,充分發揮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陣地作用,動員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用真情服務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組織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根據節日期間人口流動量大、集中返鄉人員多的特點,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主題文明實踐活動。運用基層宣講、慰問演出、文化惠民、學習閱讀、展覽競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大力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組織群眾“話家鄉、談變化、送祝福、展未來”活動,分享身邊感人故事,進一步增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助力新階段疫情防控。根據疫情形勢新變化,優化完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舉措,組織志愿者以社區、醫院為重點開展服務。參與城鄉社區防疫服務,協助社區組織開展便民服務行動,宣傳引導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以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患病人員、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為重點,精準提供急需藥品、轉診送醫、心理安撫、物資代購、急事代辦等服務;做好相關藥品和抗原試劑發放;組織醫生、護士、藥劑師等有醫療技術的志愿者采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為居民提供咨詢服務并送藥上門;倡導鄰里互助,“分享藥箱”,傳遞愛心溫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開展相關科普宣傳,引導廣大群眾掌握健康知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參與醫院相關服務,針對部分醫院救治工作壓力大、人手緊張的現狀,招募志愿者,開展導診、測溫等服務,協助專業醫護人員做好醫療救治輔助工作;招募醫務人員、駕駛員、擔架員等志愿者支援120急救轉運工作,確保急危重患者的需要第一時間得到響應,特別是農村重癥病人能夠及時得到轉運。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傳統民俗、年俗活動,精心組織百姓大舞臺、“村晚”、文明集市等,營造濃厚節日氛圍。組織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區,為群眾寫春聯、送福字、拍全家福,提供文藝演出、科普教育、保健咨詢、體檢診療、體育健身等服務,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開展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志愿服務,培養人們珍視和愛護淮南歷史文化意識,組織志愿者宣傳文物歷史、記錄文物狀況等,推動博物館等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幫助群眾熟悉歷史文化知識,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參與平安和諧社會建設。組織志愿者走街串巷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引導社區居民增強安全意識,參與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化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圍繞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積極開展治安巡邏、糾紛調處、法律服務、幫教幫扶、禁毒禁賭、安全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組織開展春運暖程志愿服務,在交通場站、重點路段提供文明引導、秩序維護、購票取票、行李搬運等服務,幫助群眾旅程平安順利。針對節日期間公園、廟會、集市、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組織志愿者協助維護秩序,制定防范預案和措施,隨時準備參與防災避險、疏散安置、急救援助等工作。
培育科學文明的良好風尚。倡導勤儉節約,引導群眾自覺反對餐飲浪費、鋪張奢侈,抵制大操大辦、高額彩禮、厚葬薄養、封建迷信、不文明祭掃等不良習俗。倡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觀影(演)等,號召人們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踐行者。組織志愿者開展環保宣傳教育、綠色低碳實踐、人居環境維護、垃圾分類減量、生活污水治理等活動,倡導節約資源、綠色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綠化美化志愿服務,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動員人們積極義務植樹、認養綠地、巡邏護林,參與公園綠地、旅游景區、重要河流和水資源地生態環境的治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