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系著經濟大局。近年來,鳳臺縣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織密織牢全縣就業幫扶“一張網”,在促進民生實事基礎上,多點發力推進“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高質量開展,為勞動者和企業提供更多暖心服務,確保全縣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優化服務,提升就業質量
“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很快就接到用人單位的電話。”城關鎮謝郢社區居民陳紅高興地說:“現在,我在離家很近的一家超市做營業員,每個月能領到2500多元工資,既能照顧家里的老人,也為家庭分擔了些許生活壓力。”陳紅告訴記者,她的這份工作就是從“社區快聘”上找到的。“這個小程序太實用了,這份工作我也很滿意。”
“社區通過小區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宣傳‘社區快聘’小程序,多種資源有效結合,構建社區就業求職、崗位開發、人崗匹配為一體的就業幫扶體系,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解決企業‘招工難’和居民‘就業難’問題,促進居民‘家門口’就業。”該縣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縣人社部門第一時間錨定“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目標任務,依托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利用“社區快聘”小程序,在就業圈內幫助社區居民靈活就業,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協助企業崗位開發,開展就業需求登記,對重點群體進行就業失業情況回訪摸排,并率先在城關鎮謝郢社區、關店鄉民和社區、鳳凰鎮高山社區進行試點并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社區快聘”小程序,訪問量達到8萬次以上,求職登記注冊近千人,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布崗位806個。
多點發力,促進就業穩定
就業見習是民生工程,也是“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中的重要一部分。鳳臺縣借助高校畢業生報到登記等平臺,通過現場摸底、電話回訪等方式,主動與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溝通,全面掌握本地有就業見習意愿的畢業生人數、見習意向等實際需求信息,大力宣傳就業見習政策,加大就業見習崗位開發力度。
“通過這次見習,為我今后真正走入社會以及以后的就業意向積累了許多經驗。”2022年畢業于淮南師范學院的李暖陽說,他的見習時間即將結束,本來打算畢業就找工作,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見習,決定要繼續考研,他說:“我要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回報家鄉。”
目前,鳳臺縣已認定19家企事業單位為就業見習基地,開發就業見習崗位377個。系統申請核定累計發放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28.2萬元。開發183個短期就業見習崗位,供高校畢業生選擇,已完成當年崗位開發任務。
為深入推進就業服務工作,促進大家就近就地就業,鳳臺縣持續開展“春風行動”線上線下招聘會及勞務對接。據統計,2022年以來,該縣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111場,提供就業崗位數2300余個,服務企業1430戶次,達成求職意向1114人,開發公益性崗位545個,開發安全信息員、網格員等臨時性專項崗位500個。
落實政策,保障企業用工
為保障企業用工,近年來,鳳臺縣建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機制,確定重點企業,落實重點企業用工“包保”責任制,為重點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用工招工服務,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結合“四送一服”“新春訪萬企,為企優環境”“局長走流程”等活動,落實包保聯系重點企業,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圍繞產業企業急需緊缺職工工種,扎實開展全縣職業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補貼性培訓6576人(含概養老護理、育嬰員、保育員、健康照護、中式烹調等10個工種);開展育嬰員、計算機維修工、汽車維修等工種的技能鑒定,新增技能人才3015人。(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劉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