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淮南,繁花似錦,春意盎然。走進田家庵區公園街道公園社區金廈小區,只見小區內路面干凈整潔,車輛停放規范有序,樓前道旁草地茵茵,樹綠花紅。經過改造后,作為老舊小區,金廈小區迎來“老樹新枝更著花”的嶄新開始。
私搭亂建、亂停亂放、亂丟亂扔……這些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頑瘴痼疾既是城市治理的難點和痛點,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在創城過程中,我市堅持為民利民惠民導向,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變成解決問題、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的過程,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2年7月,包括金廈小區、申欣苑小區和田陳小區在內,龍湖片區 B 區迎來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內容包括道路硬化、景觀綠化、給排水、樓宇對講、消防設施整治、小區安全系統維護、標志標線等工程。2022年11月,改造工程完成。
“小區經過改造后,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變漂亮了,居住環境變好了,整個小區舊貌煥新顏!”金廈小區居民徐連英笑著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
徐連英是金廈小區的“老業主”了,她從2003年開始就一直住在該小區,也見證著小區“一枝一葉”的變化。
“這些樹池、花池以前都沒有,是這次改造新修建的;還有地面上施劃的停車線,既方便又規范了居民停車。”徐連英說,特別是墻面上張貼的一處處公益廣告,譬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文明話 辦文明事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守望相助 鄰里和睦”“垃圾分類 綠色環保”“文明養犬”……成為小區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既美化了生活環境,又傳遞著文明新風。
在金廈小區東門出入口旁,新改建的休閑小廣場受到居民們的歡迎。“地面重新進行了硬化,木制涼亭取代了原來簡易的水泥條柱廊架,既可避雨又可遮陽,居民亦可坐在里面休息、拉家常。旁邊還安裝了一些健身器材,沒事鍛煉鍛煉,挺好。”在涼亭內休息的居民何大爺樂呵呵地表示,“小區環境面貌的改變,得益于淮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持續推進。”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為解決“飛線充電”問題,消除安全隱患,規范居民停車,小廣場上新建了一處便民停車充電棚。另外,除了每個單元樓道出入口處配備滅火器外,小區內還建有多個微型消防站,各種消防設備一應俱全。
申欣苑小區和金廈小區緊密相連。經過改造,申欣苑小區整個環境面貌也是煥然一新,道路重新進行了硬化,綠化景觀得到了提升,特別是公共設施得到了增加和完善。在申欣苑3號樓和5號樓東側的廣場上,新增了健身器材、兒童游樂設施等,廣場上的滑滑梯成為孩童玩耍的樂園,帶給孩子們無盡的快樂。不同類型的健身器材,在滿足居民健身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活的樂趣。
“這兩處廣場重新改造后,不僅成為小區景點,也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申欣苑小區居民徐靜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改善的是居住環境,提升的是小區品質,增加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記者 張明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