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工人一定要細致檢查,剪線頭和包裝一樣重要。這批貨是出口歐洲的訂單,一絲一毫不能出現質量問題。”鳳臺縣郎尼威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瑜在服裝加工車間一邊檢查指導,一邊監督貨物包裝。據了解,今年前一季度,這家公司先后接到國內國際服裝生產訂單800多萬元,生產車間每天都在不斷運轉。
“為緊跟生產要求步伐,我們當地政府部門多方聯手,認真解決招工、資金扶助、運營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積極為企業紓難解困,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目前,鄉內8家規上企業訂單滿滿,全馬力投入運營生產。”鳳臺縣關店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這些年,農村經濟建設突飛猛進,農民收入高了,住房條件也得到改善,實現了家家有樓房,戶戶有大院。但是,由于相當部分人員外出務工,造成很多房屋閑置。我們把這些閑置資源進行統計整合,鼓勵村民把閑置房租賃給小型企業,用于小型服裝加工、毛衣加工、食品加工以及糧食儲存等,增加了房租收入,盤活了閑置資源。”該鄉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關店鄉街道走一走看一看,就能體驗到市場的活躍。來自丁集鎮的服裝經營戶王德玉夫妻是這里的“老攤主”了。集市上顧客多,人氣旺,他擺了有近千件各類服裝供人們選擇。“今年生意不錯,每天都能賣幾百件衣服。”夫妻倆興奮地說。
關店村的經營戶關立彥水果攤的生意越來越好,今年經營面積加大了30多個平方米,夫妻兩個加上兒子媳婦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今年水果市場回暖,生意特別好做,從春節到現在,我每天都要進新鮮水果,進來的貨只夠一天銷售。”他開心地告訴記者。
農業生產市場溫度有升,這段時間,農資經營戶袁帥的門市部每天前來購買良種、化肥等農資的村民絡繹不絕。他說:“我們今年大力推廣優質水稻品種,保高產,保效益。除了向村民供應高產春大豆、玉米以及蔬菜品種,我們還向村民推廣節能肥,減少村民成本投入,提高村民經濟效益。”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我們充分利用廣大農技力量,最大程度激發各類人才的潛力。加快對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干部、技術人才等的教育培訓,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內在支撐。為激活農村經濟,帶領更多群眾共同致富壯大基礎。”鄉農技站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是你們網購的幾樣蔬菜還有豬肉,請簽收。”上午10時,蔡莊村民葛小麗網上購買的菜就被鄉村快遞員送到家門口。
如今,該鄉的新型農村電商隊伍正快速發展壯大,全鄉已經發展到20多家。關店村村民關立明開辦電商已經有6年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農產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全部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平臺。每年為全鄉村民配送各類商品160萬件,在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上創造電商銷售空間。
據了解,該鄉電商渠道一季度銷售額突破1100萬元,不但持續激發鄉村產業活力,也為推動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大動力。(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