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共抓振興“一盤棋”、產業發展“一張圖”、和美鄉村“一幅畫”“三個一”工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共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強化黨建筑基,下好共抓振興“一盤棋”。該縣實施“縣級領導包聯鄉鎮、縣直部門結對幫扶鄉村”機制,統籌選派129名優秀干部駐43個重點村開展幫扶,建立健全鄉村振興月調度、年考核推進機制,完善“縣委領導、部門協同、鄉村落實”三級聯動組織體系。制定《鳳臺縣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意見》,依托縣委黨校、閆湖農業展示館、鄉村振興智慧農業園等“一校一館一園”,健全完善鄉村振興干部培訓教材庫、課程庫、案例庫,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各類培訓,著力提升鄉村振興干部綜合素質。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和帶頭人隊伍建設,開展“鄉村振興好支書”“鄉村振興先進黨組織”評選活動,制定“換屆后村干部隊伍選育管用、干事創業十二條舉措”等具體措施,出臺“關于村(社區)干部‘十嚴禁’規定”,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13人獲“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稱號。
聚焦黨建發力,畫好產業發展“一張圖”。該縣成立縣委產業發展專項工作組,科學編制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明晰產業定位、功能分區,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水稻產業“一縣一業”項目,打造“西商農商城”冷鏈物流系統,做大做強產業布局,引導農業產業集聚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立足全縣鄉村資源稟賦,挖掘多元價值,打造“稻蝦共生”特色生態種養業、“農光互補”光伏新產業,培育朱馬店糯米、顧橋陳醋、丁集葡萄等一大批彰顯地域特色的優質農業品牌,切實增強鄉村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力。制定出臺《鳳臺縣激勵鄉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辦法(試行)》,推深做實“三年行動計劃”,建成蔬果產業園、生豬養殖、味潤米酒等特色產業項目。2022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村均59.3萬元,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完善產業發展與群眾利益聯結機制,實施農副產品產銷對接“八進”行動等“主體帶、消費幫、救助兜”機制,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注重黨建蓄能,繪好和美鄉村“一幅畫”。該縣因地制宜制定“一約四會”,創新推行“123協商議事會”“居民下午茶”等村民議事制度,探索推廣信用超市兌換、志愿服務積分制等自治模式。按照“整體覆蓋、均衡分布、聯戶成片”原則,織密村組網格,設置“黨員網格先鋒崗”,實現黨建、服務和治理“一網融合”。堅持黨建帶創建、黨建促共建,依托“黨員進社區、服務再起航”基層黨建特色品牌活動,開展文明創城、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美麗庭院評選活動,切實提升群眾宜居滿意度。建成黑河村、臨淝村等13個集文化、民俗于一體的村史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實現村村有圖書室、文化活動室。廣泛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全縣文明村達95%、文明鄉鎮達98%,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2000余戶。(記者 賈 靜 f通訊員 李 靜 常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