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為“新農具” 直播成為“新農活” 數據成為“新農資”
“如今,數字網絡平臺就是好。今年前4個月,我們村特色產品醬香豬蹄已向江浙滬皖一帶銷售近3000多單,生意興隆得很呢。”日前,鳳臺縣關店鄉關店村生產的醬香豬蹄傳承人關偉告訴記者:“數字平臺為我們農民創造了嶄新的空間,抖音、QQ、微信、百度、云空間都是我們創業的樂園。目前,我們通過數字網絡銷售的還有關店甜瓜、鹵牛肉、唐圩馓子等多個品種,效益相當不錯。”
鳳臺縣關店鄉關店村生產的醬香豬蹄是遠近聞名的土特產,如何把土特產的文章做好,傳承人關偉一直在琢磨這件事。看到當前通過數字網絡空間銷售渠道得到的實惠,他對未來充滿了自信。
“數字農村扮靚新業態。我們鄉人大不僅鼓勵扶持鄉親們創業,還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產品質量監督,關注網上消費者投訴,保證農民的土特產既賣的出去,還要有好的聲譽。”該鄉人大負責人說。
這幾天,鄉人大代表、向橋村村干部向紀平每天都忙碌在村民的蔬菜大棚間,在他的引導下,不少村民們為蔬菜大棚安裝了監控器和遙感器。
“我家今年通過土地托管建了6個蔬菜大棚,有20多畝地。我們把感應器鏈接到手機APP上,缺水缺肥調溫隨時隨地接警進行處理。安裝了這些設備后,省心多了。平時,除了雇用幾位采收工人幫助托運銷售外,都是我們兩口子管理。過去種植這些大棚蔬菜需要9個人才能忙過來,現在我們兩口子一鍵就能搞定。”村民李廣軍高興地說。
“我們通過微信朋友圈了解到關店村關付良家的葡萄園招修剪工,工期一個月。現在,俺們已經掌握了疏果剪枝技術,達成了一個月的用工協議,每人能收入5000多元呢。”前老村村民葉樹芳高興地帶領一幫婦女在葡萄園疏果剪枝。
“數字網絡為農村產業發展賦能新的動力,也為增加農民收入,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保障。目前,數字網絡在農村遍地花開,電子商務、鄉村治理、水產養殖、田間管理、村民生活方方面面無處不在。”該鄉人大負責人在組織數據利用、優化產品和服務、推動經濟發展專題調研時說。
“看看俺們在淘寶里面芭芭農場種果樹得到的雞蛋、雜糧禮包還有食用油。”蔡莊村村民宋娟說,她和姐妹們學會了使用手機淘寶,網上參與互相助力農民增收愛心活動。每隔一段時間,還能領到積分兌換商品。淘寶里淘菜,拼多多買菜,快手、抖音玩直播,這成為農村很多人的新時尚。
“打造數字農村,促進鄉村振興,我們就是要把村民的手機當成‘新農具’,把直播當成‘新農活’,把數據當成‘新農資’。”縣人大代表、辛圩村黨支部書記徐云霧說。(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