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新集一礦全面提升礦井經濟運行質量
為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中煤新集一礦在降本增效、控員提效、提質創效上花力氣、下真功,狠抓成本管控,有效促進了礦井經濟運行質量全面提升。
控員提效,“被動”變“主動”
隨著礦井采掘活動不斷延伸,如何調整日益老齡化的人員結構已成為礦井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該礦大力開展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整合,積極推進控員提效,通過科學優化崗位設置,使職工工作由“被動”變“主動”,有效解決了崗位區域分散、人員占用多、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被動”到“主動”,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反映了職工進取的思想變化,對職工個人的業務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該礦全力推進全員素質提升工程建設,實行“一崗多能+一人多崗”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考評體系,加大日常管理考核力度,充分發揮閆雷、陳慶、方賢德三個現有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作用,積極開展“訂單式”培訓,按照基層區隊實際工作需要,針對性培訓機電技術管理和維修人才,為礦井培養更多“善帶兵能打仗”的機電管理和維修精英。
“以前運輸打運材料和設備,大伙各忙各的,絞車司機守在那兒等著來料,電車司機只管開電車。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制定了新的考核激勵辦法,通過增加工分,讓人員‘動’起來,跟料走,絞車司機和電車司機既要開車又要裝、卸料,有效調動了職工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該礦運輸區地面隊跟班隊長梁強強向記者介紹說。
提質創效,客戶信得過
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基和創效之道。面對復雜多變的煤炭市場形勢,該礦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在提質創效上做文章,實行生產源頭重點盯、運輸系統重點控、裝車過程重點查等方式,加強產、運、銷、儲、洗選及采制化各環節煤質全流程管控。
該礦在井下井上分別建立了煤矸分流系統,根據采掘工作面實際煤質情況適時啟用。嚴控井下各系統用水。同時,強化煤質考核,健全完善了《新集一礦煤質管理實施細則及獎懲辦法》,切實增強全員煤質意識,進一步提高了各區隊“多出好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礦上對煤質管理很嚴,每天開班前會,隊里領導都要反復強調抓好煤質的重要性。”該礦綜采隊職工劉松對記者說:“針對當前的薄煤層開采,我們執行分層截割,工作面采煤機上行時只割煤、下行時進行掃底,實現煤矸分割分運。嚴禁雜物進入原煤中,確保了原煤質量。”
該礦建立了商品煤采樣、制樣、化驗全過程監控系統,為煤質檢查人員配有執法記錄儀,實現采制化全程有跡可循,保證了采樣規范、制樣標準、化驗精確。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商品煤煤質不合格問題,嚴格按照煤質管理獎懲辦法進行考核,確保了商品煤煤質穩定。今年以來,該礦鐵運裝車煤質穩定率達到了99.6%,贏得了客戶的口碑。
降本增效,做好“加減法”
數字是成本管控最直接的體現。為全面調動全員降本增效的積極性,該礦在抓落實上做“加法”,實行“每天一檢查、每周一回顧、每月一例會、每季一通報”,對照前一季度經營指標完成情況,深度分析、重新測定,將指標逐級逐項分配到個人、責任明確到個人、管控落實到個人、成本考核到個人,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體系。
據該礦經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礦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在除生產以外的一切不必要費用支出上“做減法”,有效促進了降本增效,截至目前,降低生產成本6200多萬元。
此外,該礦還積極開展修舊利廢工作,讓廢舊物資“長變短用、彎變直用”,對有使用價值的廢舊物資進行深加工后讓其重新“上崗”,減少材料損耗,提高物資利用率。
“每天下班的時候,只要順手將廢舊的管卡、鏈條、螺帽、錨桿墊板等回收上井,工資就能多一點。”該礦綜采隊職工李舉說,“省下的就是賺到的”節約理念已成了全礦干群的思想共識。(記者 魯松 通訊員 陶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