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實驗區夏集鎮姚李村村民萬錦碩是一名個體經營戶,妻子劉苗苗是淮南市糧牧有限公司化驗員,女兒在上幼兒園。萬錦碩夫婦熱心公益,樂于助人,贏得良好社會口碑;相親相愛,贍養老人,共鑄文明和諧家風。萬錦碩被評為淮南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典型、“毛集好人”稱號,萬錦碩家庭榮獲第三屆淮南市文明家庭殊榮。
助人的熱情善意,是社會良性運轉的潤滑油、黏合劑。萬錦碩夫婦都是毛集實驗區的優秀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2018年,萬錦碩加入“淮南一元愛心協會”。受愛心人士的影響,他發動毛集跑團、家庭成員等群體,開展“暖心環衛”“同心戰疫”“抗洪救災”“情系敬老院”“關愛留守兒童”“寒冬送溫暖”等不同主題的愛心慰問活動。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他主動申請加入志愿者隊伍負責疫情宣傳等工作,一直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2022年7月毛集實驗區遭遇洪災,他志愿為受災群眾講解防汛知識,負責衣食住行等工作。萬錦碩堅持義務獻血,累計捐獻全血2200毫升,捐獻血漿兩次。疫情期間,妻子劉苗苗在工作之余,積極參與中心社區疫情值班、核酸檢測等工作,累計參與時間達300多小時。
熱心公益為大家,相親相愛暖小家。生活中,萬錦碩夫婦堅持用情溫暖生活,用孝扛起擔當,互相尊重、相濡以沫,堅持有事商量做、有活一起干的原則,結婚多年從未有過爭吵。對待長輩,他們非常孝順。萬錦碩的父親青光眼手術、胃病手術時,他們整夜不睡,陪在父親身邊,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地照顧;萬錦碩的母親常年身體不好,劉苗苗一休息就會回去幫她洗衣做飯、打掃家務,常常得到鄰居的夸贊。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萬錦碩注重對女兒的言傳身教,引導女兒從身邊小事做起,以生活中的小文明支撐人生大幸福。2022年,他帶領女兒加入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月捐”計劃,每月定期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152元,點滴善意,匯成暖流,溫暖人心。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