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 遷都壽春,八百余年楚國在此落幕——楚考烈王記事③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遷都壽春,八百余年楚國在此落幕——楚考烈王記事③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12/26 11:30:5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這是一次生死攸關的艱難抉擇。

              對于楚國和考烈王來說,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沒有喬遷之喜。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把楚國國都從陳城(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遷往壽春(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壽縣)。

              楚國800余年“七都六遷”塵埃落定,完成最后一次遷都。

              最后18年余暉,照耀著楚國新都壽春。

              18年后,楚國在這里終結。

              1

              “楚”原本是一種灌木的名稱,也叫做“荊”。從商朝起,北方的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今天江漢流域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維女荊楚,居國南方”。

              “清華簡”記載,商王盤庚的女兒妣隹征婚,楚部族的首領季連趁機追上了她,此后便居住在盤地,與妣隹生了怚伯、遠仲兩個兒子,他們被尊為楚人的始祖。可見楚人與殷人存在親緣關系,這也為后來“楚不服周”埋下了伏筆,因為他們前世有仇。

              關于楚國國名的來源,“清華簡”公布之前有多種說法。“清華簡”公布后,其中的一篇《楚居》,記載了這樣一個事情:鬻熊的妻子妣厲在生熊麗時難產,剖腹產后,熊麗存活,妣厲卻因此死去。妣厲死后,巫師用“楚”也就是荊條,包裹其腹部埋葬。為了紀念她,后人稱自己部落居住地為“楚”,這里的原住民自然就是“楚人”。因而,之后才有了“荊楚大地”之稱。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國人的領袖熊繹的故事:“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這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后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

              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那個火神。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架,共工吃了大敗仗,被火神祝融窮追不舍,以至于惱羞成怒,一頭把不周山撞腰折了。這是記載在《淮南子》里的共工觸不周山。

              “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其意是說,楚國國都在楚武王時期從丹陽遷至郢,但也有說是楚文王遷都郢。古“丹陽”位于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即現在的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楚國歷史800多年,其中有400多年在丹江流域建都。之后,才遷都至郢。

              也就是講,楚國的國都一開始在河南境內的古丹陽,后來遷都至湖北境內的郢。

              郢,楚國都城的代稱,類似于“京”,是古地名。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北面紀南城。郢字來源于“鄖”,鄖地是楚國的故土,楚國先祖在此生息立國,于是就將“鄖”字的“貝”改成“王”以代指國都,此后遷都之地均稱作“郢”。

              有歷史跡象顯示,楚國是“七雄”中,最有能力和資本成為戰國的終結者和中原的一統江山者。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復雜和繞口,直白地說,就是:當初楚國是最有希望最有可能也最有資本成為統一六國的國家。

              只是后來,被秦國后來居上,取而代之。

              難有雄才大略的王,楚國憑什么一統六國?

              如果楚國多幾個像莊王那樣的英主,歷史將會被改寫。

              莊王之后,楚國由鼎盛開始衰敗,一直在走下坡路。

              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在和強秦的對壘中,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一路被秦國追著打,被迫不停地遷都,四處游蕩。

              曾經的“春秋五霸”之一,“戰國七雄”之一,睥睨天下的“問鼎中原”,豪氣沖天的“一鳴驚人”,皆為過往!

              2

              公元前278年,對于楚國人而言,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年份。這一年,秦將白起率領的秦軍攻陷了楚國的國都郢。楚國的左徒、愛國大詩人屈原聞聽這一驚天噩耗,悲憤交加,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投入汨羅江。

              端午節即源于此。

              春秋戰國時期,只要國都被攻陷,就意味著這個諸侯國滅亡了。

              可是楚國這個國家很奇怪,生命力超強。

              目前歷史可以考證確定的是,楚國一共有7個都城,遷都6次。

              從立國開始,到楚文王時期,前后歷時410年,楚國國都都在丹陽。

              第一次遷都,郢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即位。當時楚國勢力已經深入江漢地區腹地,為了震懾江漢諸國,擴大楚國的影響力,楚文王就把都城遷到現在的湖北荊州市以北的紀南城。

              第二次遷都,鄀都。公元前514年,吳國趁楚平王駕崩,楚國國內形勢動蕩不安,發兵進攻楚國。公元前506年,吳國再次進攻楚國。楚國大敗。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將都城遷到鄀城,也就是現在湖北襄陽市宜城。

              第三次遷都,鄢都。鄢都應該算是楚惠王的別都,因為他住在鄢都,國家政務都是在這處理的,因此這就成了楚國的第四個都城。

              第四次遷都,陳都。公元前278年,秦國發兵進攻楚國,在名將白起的指揮下,郢都、鄀都、鄢都都被占領,楚頃襄王不得不遷都,將都城遷到了陳都,也就是現在河南周口市淮陽區(原來的淮陽縣,后來改設淮陽區)。

              第五次遷城,鉅陽。楚頃襄王去世后,楚考烈王即位。為了躲避秦國鋒芒,就把都城從陳都遷到了鉅陽,現在的安徽阜陽市太和縣。

              第六次遷都,壽春。公元前241年,楚國聯合其他五國進攻秦國,在函谷關吃了大敗仗。這次軍事行動的牽頭組織者是楚國,指揮長是楚考烈王,楚國宰相黃歇具體負責聯軍的軍事行動事務。考烈王極為擔心秦國報復楚國,就把都城遷到了壽春,也就是現在的安徽淮南市壽縣。

              3

              從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62年,楚頃襄王在陳都苦心經營16年,也苦苦支撐16年。

              在陳都,楚頃襄王把楚國的權力交給了他的兒子熊完。

              公元前262年秋天,在左徒黃歇舍命幫助下,太子熊完得以成功從秦國逃回楚國,并成功繼承楚王之位,是為楚國考烈王。

              公元前263年,這是楚考烈王元年。

              考烈王接手的楚國,是一個爛攤子,他畢生都在殫精竭慮,想把手中的爛牌打好。

              考烈王擔任楚王10年后,經過春申君的治理,東遷后的楚國逐漸恢復了軍事實力,楚國先后取魯、莒,與魏國聯手救趙邯鄲之圍。楚國休養生息,不與秦國發生大規模沖突,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彼時都城陳城,其地理位置距魏國、韓國較近,且周邊均為平原,無險可守,從都城防御角度而言,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因此定都于該地,只是楚國為避強秦的權宜之策,仍需尋一個固定、安全,適合定都的城市作為都城。魏國安釐王在位期間,先后對楚國軍隊開展軍事行動,魏國先后進攻了睢陽、上蔡、召陵等地,此三處均距陳城不遠,分別位于陳城東北、西部、西南,對陳城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遷都迫在眉睫。

              事實上,遷都鉅陽后,楚國已開始營建新都,或者說,在陳城之時就已經開始營建新都。鉅陽不過是一個過渡。春申君黃歇封于淮北十二縣,其受封可能肩負著營建楚國新都的重任。這在當時應當屬于楚國的國家機密。這也能解釋這樣一個歷史之謎:鉅陽雖然也是楚國的國都,卻鮮見遺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壽春城位置險要,其北為淮河、八公山,有天險可依;而通過淮河北岸支流又能極為便利地與中原各地聯系,選擇該地作為都城,擁有東南部大片腹地,又北距中原較遠,有戰略縱深,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公元前241年春天的一個傍晚,經過長途跋涉,在重兵護衛下,考烈王龐大的車隊進入綿延起伏的八公山中。

              此年,太子熊捍27歲。這一年,考烈王49歲。太子熊捍和父親考烈王同乘一輛馬車,緊隨其后的一輛馬車上,是考烈王寵愛的王后、太子熊捍的生母李環(也叫李嫣)。

              群山傲立,氣象萬千。

              考烈王慈父一般的眼神,萬般寵愛地看向太子熊捍。

              新都壽春的城廓清晰可見。(沈國冰)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