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公山區新增老年食堂(助餐點)12個,實現城市社區助餐點全覆蓋;新村菜市場正式對外試營業,徹底解決了新村小區8000人“買菜難”問題;山王鎮衛生院口腔科建成,增強了農村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口腔服務能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翻開“民生賬單”,每一項民生工程的“兌現”,推動著八公山區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近年來,八公山區緊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攻克難點、打通堵點,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助餐,讓老人樂享“舌尖上的溫暖”
1月5日中午,記者走進八公山區新莊孜街道團結社區老年食堂,千張燒肉、紅燒肉、毛豆炒肉絲、西紅柿蛋湯等干凈可口的飯菜目不暇接,墻上清楚地公示:兩素一湯一飯6元、一小葷兩素一湯一飯8元、一大葷兩素一湯一飯10元、一大葷兩小葷一素一湯一飯14元……
“這些飯菜不僅價格劃算,還符合我們老年人的飲食習慣,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前來就餐的老年居民開心地說,老年助餐服務真暖心,讓他們“爽”在口中、“美”在心中。
民以食為天,為有效解決老年群體的就餐需求,八公山區出實招、下真功,深入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2023年5月15日至6月24日,該區開展“樂享助餐 食惠暖心”老年助餐服務活動,向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發放就餐券,餐券由三個食堂所在的社區每天定量發放,老年人憑就餐券到社區食堂就餐可免費享受“一大葷、一小葷、一素、一湯、一飯”套餐,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
為了解決高齡、空巢、獨居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八公山區充分發揮社工站、社區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的作用,全區21家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全面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送餐包保責任制,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有效滿足了困難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在解決老人吃飯問題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子女生活工作壓力,在轄區營造了濃厚的敬老、尊老、愛老、為老的社會氛圍,贏得社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攻克“買菜難”,打造暖心便民菜市場
畢家崗街道八公山新村小區常駐人口8000人以上,附近缺乏大型菜市場,長期以來大量散戶聚集在小區道路兩旁,形成了臨時菜市場。小區“買菜難”的問題成為困擾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大難題,也是城市管理的一項挑戰。
為了徹底解決8000人“買菜難”問題,經過半年建設,八公山新村菜市場于2023年正式對外試營業。該菜市場位于畢家崗街道新淮園社區旁,占地面積約3畝,分上下兩層,約300個攤位。“新建的菜市場種類齊全,環境很好,我們現在每天買菜真方便!”家住新村小區的居民蔡女士高興地說。
走進新村菜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外兩側施劃了非機動車停車位,方便三輪車、電動車等各類車輛有序停放。市場內燈光明亮,設有蔬菜、水產、干貨、熟食、自產自銷等區域,各類商品分類擺放,消費者一目了然,提升了消費體驗感。攤位臺面鋪有瓷磚,地下設有排水溝,水產區安裝了防濺擋板,同時消防設施、監控設備及垃圾箱等一應俱全,確保了市場的安全運行和衛生整潔。
“隨著新村菜市場的建設使用,進一步規范了中心城區市容秩序,解決了占道經營等問題,不僅惠及了周邊的市民,也使八公山區菜市場的分布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八公山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從“齒”開始,守護全民口腔健康
2023年6月底,八公山區山王鎮衛生院口腔科建設完成,科室設有牙椅1臺,配置牙科綜合治療機、牙科無油空壓機、牙科污水處理機、牙科滅菌器、牙科X光機、內窺鏡、光固化機、潔牙機、打磨機等60種設備,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
八公山區堅持把“健康口腔”這項“暖民心行動”擺在重要位置,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行動方案》,明確年度目標,完善工作措施,統一部署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健康口腔宣傳、口腔服務能力建設等重點工作,切實把“暖民心健康口腔行動”落實落細。
僅2023年以來,該區開展集中宣傳活動5次,知識講座2次,進社區3次,進校園4次,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積極實施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開展免費為3至6歲學齡前兒童局部涂氟、6至9歲學齡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等公益活動,擇優選定4家定點口腔醫療機構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各醫療機構根據學生的作息時間開設午間門診、實施“無假日”門診和彈性排班,進一步方便了群眾就醫,并提供優質、便捷、安全的醫療服務。(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許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