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時節,記者走進大通區上窯鎮方樓村,村民門前三兩朵小花在春風中搖曳,座座小樓點綴其間,水泥路干凈整潔、通達到戶,五顏六色的墻體繪畫為小村增添了一抹鄉村美。“出門是水泥路,走不了幾步就是小游園、小廣場,每天和鄉親們一起在廣場、游園唱唱歌、跳跳舞,真是愜意。”一位70多歲的村民開心地與記者分享現在的幸福生活。
方樓村是上窯鎮開展人居環境提“質”增“顏”的一個縮影。為全面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全力打造整潔有序、生態文明的村莊環境,擦亮鄉村振興“底色”。2023年以來,上窯鎮抓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發動鄉賢、群眾力量,堅持精細化、常態化、長效化工作原則,突出問題導向,創新工作舉措,建立長效機制,在全鎮掀起人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熱潮。
強化黨建引領,樹立“新標桿”。各村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黨員活動日之中,黨員帶頭打掃村內衛生、撿拾垃圾,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村容村貌、戶容戶貌顯著改善,實現人居環境新提升。發動黨員干部800余人參與“百日攻堅”,帶頭清理房前屋后雜物約50噸。按照“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選樹典型,帶動群眾主動參與,累計評選“黨員示范戶”800余戶。方樓村、窯河村、馬廟村三村先行試點,通過村黨支部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號召引領老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自覺承諾維護房前屋后、庭院室內衛生環境;開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群眾入黨、預備黨員轉正等活動,與家庭人居環境衛生相掛鉤,增強村民榮譽感與參與感。
集聚鄉賢之力,注入“新動能”。鄉賢作為鄉村中極具視野和資源的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上窯鎮積極挖掘各村鄉賢資源,探索“鄉賢+”模式,充分發揮鄉賢在技術、資金、人脈等方面資源優勢,促進“資金回流、技術回援、信息回饋、公益回扶”,助推鄉村振興。方先生是方樓村一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他在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積極為村支“兩委”建言獻策、捐款捐物,大力支持家鄉的建設發展。2023年11月,他支持村里修建小花園,又免費提供水泥、石料等,助力方樓村小花園建設。
推進網格管理,撬動“微治理”。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上窯鎮各村在堅持因地制宜、點面結合、全面覆蓋的原則下,將村內環境劃成若干個區域,定格、定員、定責、定崗,對道路兩側、坑塘溝邊、房前屋后等進行全覆蓋清理,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域、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體系,網格員發布各類信息200余篇,懸掛橫幅展板60余條,發放宣傳單5000余份。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提高群眾文化素養,營造“村村行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掀起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新熱潮。“百日攻堅”行動以來,該鎮利用網格化管理拆除無功能建筑3處,清理陳年垃圾229噸,清理溝渠6.85公里。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讓鄉村真正美起來。上窯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持續推進“百日攻堅”,推動全鎮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實,不斷提升各村“顏值”,為廣大群眾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宜人、文明有序的生活環境,筑牢鄉村振興基石。(通訊員 方 艷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