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店回族鄉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宣傳活動,旨在通過黨的組織優勢,推動信用體系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日前,壽縣陶店回族鄉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陶店回族鄉在深入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宣傳活動過程中,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通過舉辦專題活動、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使村民們對信用體系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信用是地方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信用環境是高等級的生態環境,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引領性、基礎性、長遠性作用。”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員大會在陶店回族鄉召開,該鄉黨委負責人在會上表示:“要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大力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促進脫貧攻堅和少數民族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信用生金,守信受益。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著力打造具有示范性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將信用這個‘軟約束’作為鄉村治理的‘硬抓手’,通過開展信用戶、信用村等評定,加大農村金融扶持力度,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助推鄉村振興。”在村民大會上,該鄉湖濱村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建立健全信用評價機制,對村民的信用狀況進行評價,鼓勵村民誠實守信,懲戒失信行為,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
在信用村創建活動中,陶店回族鄉注重將信用體系建設與鄉村治理相結合,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村民們紛紛表示,要爭做誠信戶,努力推進陶店回族鄉的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
“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盼,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既可以展現村干部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又可以通過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陶店回族村村干部對記者說。在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不偏不倚地處理各種矛盾和糾紛,維護村內的和諧穩定,體現村干部的公正精神和法治觀念。
為進一步擴大信用村宣傳活動的影響力,陶店回族鄉充分利用廣播、網絡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信用村建設成果和典型經驗,該鄉通過村廣播積極宣傳的同時組織村干部走進千家萬戶進行宣傳,讓村民了解信用村的基本情況。通過宣傳先進典型,引導更多村民樹立誠信意識,積極參與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進行文明戶評選、誠信村民評選。
桃園回族村村民陶良軍57歲,家庭尊老愛老、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村里遠近聞名的和睦家庭。他堅信“遠親不如近鄰”的準則,當村民間發生糾紛時,總是為村民們講道理、擺事實,細心勸解,解決鄰里矛盾,積極維護村內和諧穩定。
陶店回族村村民馬亞靜,自丈夫陶云峰被診斷為尿毒癥以來,馬亞靜便許下了“好日子一起過,不好的日子也要一起過”的堅定承諾。她深知這條路的艱難,卻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幾乎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照顧丈夫上,不僅要負責丈夫的日常起居,還要定期陪他去醫院進行治療,確保他的身體狀況得到穩定控制。在家中,她為丈夫準備低鹽、低鉀、低磷的飲食,嚴格控制飲食攝入,以減輕病情對身體的損害。馬亞靜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用溫暖的話語和堅定的眼神給予丈夫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她告訴丈夫:“風雨之后見彩虹。”這份信念支撐著他們共同渡過了無數個難關。盡管生活艱辛,但她從未有過怨言,贏得社會的認可與贊譽。馬亞靜的事跡逐漸傳開,感動了無數人,她的家庭被評為“五好家庭”,她還當選為縣人大代表。
在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中,陶店回族鄉還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創新開展工作,在信用體系建設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發揮民族特色優勢,促進信用體系建設與民族文化傳承相結合,積極探索信用村建設與產業發展、鄉村旅游等相結合的新路徑,助力鄉村振興。
陶店回族鄉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黨建引領信用村宣傳活動,有力推動了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表示,下一步,該鄉將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實現民族鄉村的振興。(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楊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