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充分就業 深入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訪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艷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并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作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我們將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堅持以高質量就業為牽引,深化社會保障、人才發展等體制機制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人社領域改革任務落地見效。”近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艷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艷景表示,著力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將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圍繞我市新興產業和制造業等重點企業在招用工、技能培訓等環節資金需求,制定保障要素獎補實施辦法,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依托全市273個充分就業社區,推進“家門口”就業行動,打造“三公里”就業圈。開展“千企進校園 萬崗進萬家”“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專項活動100場以上,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以上。持續開展“2+N”就業招聘活動,推深做實“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推進直播帶崗等新技術運用,搭建供需雙向選擇平臺。堅持創業帶動就業,開展46項創業專項活動,打造活力充盈的創業淮南。
李艷景告訴記者,著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將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精準開展“數據找人”,落實放開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實現更大人群的高質量參保。適時合理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加強基層社保服務平臺建設,在全市11家銀行328個網點開展“社銀就近辦”,打造社保經辦“15分鐘服務圈”。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體系,開展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強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的全鏈條監管。
李艷景說,著力打造多層次人才梯隊。將以建設人才強市、技能強市為目標,加大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育力度,通過深入實施“淮聚萬才”行動,組織開展“學科名人”“技能名匠”等選育工作,力爭年均新增專業技術人才1萬人以上、技能人才2萬人以上,切實打造“淮才可遇”人才品牌。充分發揮博聯體作用,推進博士后工作站建設,組織開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進校園”活動,引導高校博士后人才來淮就業創業。實施技能人才培育品牌計劃,支持建設技能培訓品牌培育基地5家以上。引導技工院校緊密對接我市產業布局,重點扶持急需緊缺人才專業建設,推動淮南技工學校建設高水平技師學院。
李艷景最后說,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將開展“調解仲裁+”工作模式改革,打造“勞動維權+就業幫扶”“調解仲裁+勞動監察”等模式,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勞動保障權益。開展“百名仲裁員進企業”“三送一檢”活動,提升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能力。持續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安薪行動”,強化農民工工資專戶、實名制等制度落實,推動標準化管理。暢通維權渠道,加強治欠重點案件調度,加強行刑銜接打擊惡意欠薪,強化守法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