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幸福的遇見
——記淮南經開區實驗學校教師田忠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的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空氣遇見暖流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對于淮南經開區實驗學校田忠玲老師而言,為人師、走上講臺,就是一場幸福的遇見。在從教的25個春秋,她遇見了無數求知若渴的學生、友善真誠的同事、支持教育的家長,這就是一種幸福。即使被查出身患乳腺癌,這種幸福依然伴隨著她、鼓勵著她堅守在教育一線,沒有一絲一毫的退縮。
1999年8月,田忠玲帶著青春芳華和無限激情,踏上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風雨無阻地行走在農村教育第一線。從數學教師做起,角色不斷疊加、轉換,先后兼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員、“愛心媽媽”、圖書管理員。責任不斷加大,田忠玲也在不斷成長,對教書育人的理解逐漸通透,獻身教育的理想歷久彌堅。
上班伊始,學校安排田忠玲執教五年級數學。懷揣著初為人師的興奮,她每天從洛河鎮的最東端騎自行車到洛河鎮西南端的林巷小學,因為路途遠,經常是汗流浹背或滿臉灰塵地走進教室。晴天的揚灰路、雨天的水泥路,雖然經常讓她“出洋相”,但是可愛的孩子們總是在教室里提前給她準備好洗臉水。面對這群善良、懂事的孩子們,田忠玲即使再累,在走進班級的瞬間,就忘記了路途的辛勞,精神抖擻地給孩子們上課。
2020年6月,田忠玲因身體不適要做手術。當時病情不是太重,在術前的幾天里,她邊住院觀察,邊回校上課,因為學生快要期末考試了。
9月1日,醫院安排田忠玲第二次手術。她心里很焦急,因為手術日就是學生的開學日,這批孩子剛剛轉進淮南經開區實驗學校,新辦的學校師資力量不足,而她帶的是六年級畢業班,一時間到哪找合適的老師來替換呢?她思考再三,術后還沒有完全恢復就拔出引流管,立即出院回學校上課。
2021年3月,醫院根據體檢報告通知田忠玲去做加強鉬靶,以便查明病因,隨后又要進一步做穿刺檢查。手術被安排在5月8日,然而,學生們6月中旬就要中考。田忠玲決定再堅持堅持,就這樣一直拖到中考結束后才去手術。
7月,田忠玲送走畢業班的孩子,卻被醫院診斷為乳腺癌。那個暑假她一直在和病魔做斗爭,開學前她回到學校,校領導尊重她的意見,同意她邊化療邊上班。雖然病魔在折磨著她,但是田忠玲并沒有倒下。她趁著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增強業務能力。從網上購買教育書籍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潛心鉆研教材教法。2021年田忠玲被評為淮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淮南經開區“優秀教師”,2022年參加淮南市首屆作業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
2022年的9月,田忠玲再次走上講臺,執教高年級數學。但是命運總是和她開著無情的玩笑,寒假乳腺全面體檢時,查出卵巢腫塊,一側良性,一側惡性。她已無法再勝任繁重的一線教學工作,去了校圖書館。她每天把圖書館打掃得干干凈凈,又設立“閱讀達人”活動,讓一批批熱愛閱讀的孩子,到讀書館借自己喜歡看的書。看著孩子們設計的閱讀記錄單和思維導讀,她感覺自己仍然是幸福的。
(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