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愛而行,健康你我。7月份以來,市愛衛辦在全市范圍動員開展為期3個月的夏秋季愛國衛生運動,持續加強城鄉環境衛生整治,降低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城鄉聯動改善人居環境
我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將“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與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有機結合,持續推進以“五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和改廁“提質年”行動,健全農村改廁長效管護機制,廣泛動員群眾開展清臟治亂大掃除。堅持因地制宜和尊重農戶意愿并重,自下而上摸排確定全年14813戶改廁任務,截至8月底,已完成14390戶,竣工率97.1%。
以物業管理“小切口”破解社會治理“大難題”。我市持續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工作和“物業服務開放日——您有問題我來辦”活動,改善城市居民小區環境。市住建部門每月在全市707個物業片區集中開展“物業服務開放日——您有問題我來辦”活動,物業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型的效果突顯。市物業管理協會積極組織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提上來”活動,組織近40家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對2024年第二季度各縣區物業考評位次前列的(老舊、新建)住宅項目的智能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等方面進行現場觀摩學習。
“內外兼修”提升城市顏值
7月10日,田家庵區城管局(區分類辦)組織街道、社區和物業等部門在萬盛華府小區開展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啟動儀式活動,通過“撤桶并點”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提高居民環保意識,改善小區環境質量,實現垃圾分類與處理的集中化、規范化。
市城管局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選址規劃難”“設施落地難”等難題,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試點示范、擴面提質”,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協同發力,順利實現全市863個城區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設施投放全覆蓋。
餐飲油煙事關城市形象和群眾生活。為發揮負面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市城管局于9月11日公開曝光三起餐飲油煙方面違法行為典型案例,教育引導全市餐飲業經營企業和個體餐飲經營戶引以為戒,自覺完善餐飲油煙凈化設施,堅持做到定期清洗維護。田家庵區共設置444個餐廚垃圾收運點,日均收運量70噸。謝家集區1至8月份共對新增或需要換證的500余家餐飲企業的店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及油煙凈化設施安裝情況等進行聯合勘查,有效強化餐飲油煙的源頭管控。
與此同時,我市全力推進農貿市場、食品安全整治提升,截至8月底,出動3600余人次開展市場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規范市場經營主體4500余戶,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在農貿市場推廣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點)65個。結合“食安守護”攻堅行動,開展食品小作坊突出風險隱患問題專項整治,截至9月15日,全市共檢查食品小作坊504家次,責令整改463家次,立案查處12家次,注銷56家。同時,大力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護航“開學季”“舌尖安全”,全面強化食品安全源頭風險管控,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齊抓共管筑牢健康防線
今年以來,我市先后開展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全市居民小區物業公司和建拆工地和全市重點場所夏季病媒生物防制集中培訓會,并對各建成區逐一開展病媒生物防制集中培訓,全面拉練提升了基層病媒防制隊伍水平。
遵循“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原則,我市根據病媒生物孳生習性和生長規律,積極開展以環境治理為主、藥物控制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并通過專業隊伍市場化運作和群眾運動相結合的方法,采取翻盆倒罐、清除、遮蓋、填平、疏通等方式,切實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市疾控中心開設居民蟲情報告及防制咨詢熱線,確保市民群眾病媒防制咨詢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線上+線下”創新健康宣教。7月份以來,市愛衛會相關成員單位和各縣區超前謀劃、精心部署,先后開展了“關愛生命‘救’在身邊”“快樂健身‘羽’你同行”“揚中醫文化,圓健康夢想”中醫健康文化推廣活動、“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暨淮南市第二屆快樂健身大會、“我們的節日·中秋”2024年淮南市健康素養巡講專家現場評選會,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組織開展形式新穎、通俗易懂的病媒防制知識宣傳,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營造健康宜居環境。
(通訊員 張勝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