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把“愿景圖”變成“實景圖”
——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在全市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淮南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的意見》,提出了“堅定不移在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的奮斗目標,在我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切實領會好、落實好全會精神,立足崗位實際,埋頭苦干,擔當作為,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把“愿景圖”變成“實景圖”,為淮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田家庵區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緊扣‘五個新的更大突破’奮斗目標,深入實施‘五大攻堅行動’,凝心聚力、踔厲奮發,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政協副主席、田家庵區委書記從永剛告訴記者,該區將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實施“企業倍增”工程,深化九大產業專班“賽馬”機制,統籌推進總投資250億元85個重點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更加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合肥都市圈發展。加快實施田家庵經開區“南進北擴西拓”工程,探索工業載體空間新模式。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多路徑推動淮化、造紙廠等閑置工業用地盤活,讓更多“資產存量”變“發展增量”。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抓住國家重點支持城中村改造試點城市機遇,加快淮河岸線綜合治理和姚家灣、新淮村片區更新改造步伐,全力保障淮河大橋、G206等重點項目建設。更高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踐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用好“玉帛工作室”。
淮南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程啟濤表示,經開區將加強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動能。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推深做實“管委會+公司”改革,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安徽自貿區淮南聯動創新區等作用,創建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打造外資集聚平臺,著力塑造發展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化“萬家民企大走訪”活動。
淮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群表示,淮南高新區將勇擔經濟建設主陣地、改革開放排頭兵使命,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主動擔當作為。全力培育主導產業,錨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型顯示、大數據三大特色產業不動搖,更加突出產業項目引領作用。全力推進創新賦能,認真落實“安理智谷”建設工作要求,高標準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加快推進深部煤炭安全開采與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大氣環境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堅持以項目帶動發展,加快推進愛琴海城市綜合體、春申里商業步行街、舜耕人才公寓、核心區體育公園、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基地等項目建設。
淮南煤化工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永強表示,煤化工園區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主動扛起發展責任,持續提升精神狀態,堅持講真話、辦實事、有效率,積極融入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重點在抓招商上項目、抓服務強管理、抓安全保生態、抓黨建強隊伍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推動園區各項工作爭先進位,全力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在淮河岸邊開啟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新篇章。
“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系統部署,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壽縣縣委書記牛方括表示,壽縣將堅定不移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謀劃建設新橋科學城,培育壯大縣經開區創新平臺和科創企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全力打造產業集聚創新高地。堅定不移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繼續舉全縣之力、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縣經開區建設發展,努力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堅定不移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壽縣。堅定不移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全力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學藝術之城和全國重點旅游目的地。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鳳臺縣委書記熊壽宏表示,將按照市委“五個新的更大突破”工作要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奮勇爭先,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在轉型發展上精準發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中煤新集楊村煤礦續建、顧橋電廠改造提升、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聚焦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主導產業,招新引優、聚鏈成群,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改革開放上凝心聚力,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發展戰略。在城鄉建設上不遺余力,加大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在文旅融合上盡心盡力,擦亮茅仙洞、鳳凰湖、鳳棲湖等旅游品牌,傳承發展花鼓燈、火老虎、推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融入全市文旅發展大局。在黨建工作上持續用力,毫不放松堅持黨的領導,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和基層黨建水平。
(本網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