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
——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正確把握改革和開放相統一的關系,才能贏得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
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要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當前,淮南正處于借勢蓄能、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和窗口期,擁有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我們要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進一步把各方面的比較優勢發揮出來,把蘊藏的巨大潛力釋放出來,加快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深層次改革為高水平開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攻堅,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解決阻礙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熱點問題、民生方面的難點問題、黨的建設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穩扎穩打、大膽探索,在“首創性、差異性”上狠下功夫,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淮南經驗,打造更多具有淮南烙印的改革品牌。
高水平開放為深層次改革提供重要動力。要加強區域合作,堅持把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紅利,加強與上海市閔行區結對合作,謀劃實施更多創新共建、產業協同、要素配置、民生共享的重大平臺和抓手,做大做強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推動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發揮淮南毗鄰合肥的獨特優勢,堅持南向發展、合淮同城化發展,大力推進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合淮合作區)、合淮產業走廊、安徽自貿試驗區淮南聯動創新區建設,實打實地研究透、謀劃好合作項目,進一步提升產業關聯度和互補性,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區域合作樣板。
抓好外資外貿,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扎實開展外貿主體培育壯大工程,抓實抓好內外貿一體化改革,鼓勵外資企業在淮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機構,支持山河藥輔、唐興裝備等企業采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多種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辦好淮南轉型發展大會等活動,加大吸引外資穩定外資力度。交通是經濟的脈絡。要暢通開放通道,依托“公鐵水”兼備尤其是地處江淮運河與淮河航道交匯點的優勢,加強鐵路、港口、公路、航空等規劃對接,大力推動淮南國際物流港、鐵路物流基地、新橋聯運港等建設,創新發展多式聯運,不斷提高連通內外、暢通全球的水平,爭取納入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優化營商環境,構筑高質量發展“強磁場”。營商環境是穩定市場信心、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涉企服務,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加強要素環境制度創新,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解決各類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問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支持在淮央企、省企創新發展,支持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改革為開放增底氣,開放為改革添活力。我們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