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標志,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強調:“堅持城鄉‘一盤棋’,強化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
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要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前,從淮南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來看,城鄉差距與區域差距相互交織,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還不夠健全,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我們要堅持城鄉“一盤棋”,扛牢糧食保供責任,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加強社會事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淮南是農業大市,要扛牢糧食保供責任。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以穩面積、提單產、增效益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良田、良種、良機等七大工程,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關系民生之本,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要堅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動鄉村富民產業升級,突出抓好牛肉湯、豆制品等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聚力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提高縣城就業容量和就業質量,讓更多農民想進城、能進城、住得下、過得好;持續深化城市更新攻堅行動,突出功能完備和標準提升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城中村、城市危舊房、老舊小區、獨立工礦區改造,實施城市風貌管控、環境衛生治理和城市生命線工程,完善城市應急和防災減災體系,增強城鎮吸引力、承載力。加強社會事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城鄉統籌,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抓實抓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養老、托育、社保、物業等民生事業,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需要高效能的基層治理。要下大力氣提升城鄉基層治理效能,為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提供堅實保障。強化黨的領導,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基層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借鑒“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加強風險源頭防控,完善社會治理整體防控體系,強化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治理、信息化支撐,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淮南、法治淮南。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的重大任務,全市上下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共同繪就淮南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畫卷。(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