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條件,我市通過采取林菌、林禽、林藥等模式,林下經濟發展實現了長短結合、復合經營,以林養林、以畜養林的效果, 1至5月,全市發展林下經濟面積8.97萬畝,其中林下種植面積2.3萬畝,林下養殖面積1.67萬畝,森林景觀利用面積5萬畝。林下經濟產值19.96億元,同比增長27.4%。
強化政策引領,構建產業生態。針對自身重點產業、特色產業,我市出臺《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文件,通過科學規劃布局、注重改革創新、加大扶持力度及強化科技支撐等措施,進一步支持林下經濟及森林旅游康養產業發展。與淮南師范學院簽訂框架協議,拓寬林下經濟發展途徑,開展林下規范化種植、林下養殖、森林康養標準體系等技術指導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活動60次,惠及涉林主體50戶。
聚焦三產融合,拓展增值空間。我市積極打造林下種養業基地,通過合理布局,確定因地制宜的林業產業發展策略,重點打造潘集淮畔皇菊百畝林下種植基地、上窯林場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百畝林下種植基地等林下經濟產業基地。淮畔皇菊年實現銷售額超80萬元,上窯林場林下中藥材種植年產值200余萬元。整合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森林公園資源,打造“生態觀光+非遺體驗”精品線路,年接待游客屢創新高,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從事餐飲、民宿經營增加年均收入。
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我市構建品牌營銷與市場流通體系,支持和鼓勵林業企業打造林下經濟品牌,開發本土特色產品,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展銷會、訂貨會、網上推介等活動,擴大產品知名度,拓展產品銷路。目前已有“淮畔皇菊”等知名品牌產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銷售方式,拓寬銷售渠道,淮畔皇菊遠銷安慶、寧夏、廣東、上海等地,參與合作社的121戶農戶每年獲得土地租金收益24萬元。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