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到楊圩社區的安全課堂補補課。”近日,市公安局潘集分局交警大隊在巡查中發現一輛面包車存在嚴重超員違法行為,核載7人的車內竟塞進13名乘客。多數乘客認為“擠一擠不妨事”,交通安全意識匱乏。當場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后,民警招呼司乘人員前往楊圩社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
“師傅,您知道車輛超員后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會造成什么后果嗎?”在潘集區田集街道楊圩社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的課堂上,社區民警指著屏幕上的事故案例畫面,向面包車駕駛人袁師傅提問。“以前總覺得多拉幾個人不礙事,今天才知道這是在拿人命開玩笑啊。”袁師傅盯著視頻中因超員導致車輛側翻畫面感慨道。
將“崗前必修課”嵌入企業生產流程,定制“晨光守護課”讓環衛工人避開車輛盲區;打造微型交通信號燈實景教學區,孩子們化身“小交警”學習交通指揮手勢,家長在互動中重構安全認知……楊圩社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建立以來,已開展69場專題培訓,覆蓋群眾超6000人次,極大提升了轄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
建立楊圩社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是潘集公安分局持續深化“交所融合+”警務模式,守護轄區群眾交通出行安全的暖心舉措之一。為提升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潘集公安分局以楊圩社區警務室為支點,派出所統籌場地資源,交警大隊提供專業支持,將交警專業執法與派出所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出集教育、體驗、服務于一體的社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構建沉浸式安全教育空間,探索出一條“預防為主、宣教先行”的基層交通治理新路徑。
據介紹,由于轄區貨車、電動三四輪車等保有量大,加之老年群體等安全出行的自防意識不強,此前在面對轄區城鄉交錯時,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和盲區。為進一步加強轄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潘集公安分局積極落實市公安局部署要求,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交所融合+”等工作機制,通過落實“隱患排查”“一體統籌”“路面管控”“宣傳防范”和“所隊聯動”等系列措施,大力整治通行條件差、事故多發等問題,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不斷向好。今年一季度,潘集區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12.5%。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潘集公安分局堅定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站穩群眾立場,走好群眾路線,將開展學習教育與深化基層警務改革、排查治理各類風險隱患等緊密結合起來,以“小切口”撬動“大治理”,以公安機關的作風轉變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