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缺失了父母的關愛;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黨委、政府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奉獻愛心——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這里有許多連環畫、故事書,可以跟伙伴們下象棋、跳棋,打羽毛球,比呆在家里看電視好多了。”日前,在八公山區八公山鎮留守兒童活動室里,家住該鎮朱崗村的留守兒童朱傲在和記者聊天時如此說。
八公山鎮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于2011年3月中旬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記者在這里看到,活動室面積有100多平米,布置很溫馨:美術墻、關愛標語、勵志書畫、數千本兒童讀物、各種體育器材、電腦、電視、空調、投影儀、飲水機、親情電話等一應俱全。
采訪當天,恰逢八公山區婦聯組織部分“愛心媽媽”志愿者們在留守兒童活動室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法制宣傳”活動,以“開展禁毒斗爭、消除毒品危害”為主題的宣傳展板,圖文并茂地向廣大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宣傳了毒品的危害。宣傳活動結束,在愛心媽媽的帶領下,孩子們從活動室領取象棋、籃球、乒乓球等器材,便熱火朝天地玩起來……
和朱傲一樣,該鎮近百名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活動室內享受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據介紹,現在每天都有很多的留守兒童來活動室看書學習,為此,活動室不得不經常延長開放時間。
“有了留守兒童活動室這個“暑假樂園”,假期里孩子們再也不到處瘋跑亂玩了,避免了以往下河游泳、沉溺網絡等不安全隱患,大人們也不用擔心受怕。活動室成不僅為了孩子們讀書學習、健身娛樂好去處,還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說起留守兒童活動室的作用,八公山鎮朱崗村的“愛心媽媽”王寶芝深有感觸。前幾年,每年暑期,孩子溺水事故時有發生,一到暑期,安全問題就成為每個家長,尤其是留守兒童監護人最擔心的事情。
據八公山區婦聯負責同志介紹,八公山區共有435名留守兒童。自這項民生工程實施以來,該區已先后建成山王鎮、八公山鎮兩個留守兒童活動室。為充分發揮活動室作用,區各級婦聯組織依托留守兒童活動室為平臺,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關愛活動。2010年以來,招募了200余名“愛心媽媽”志愿者隊伍,圍繞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情感慰藉、道德養成及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已經開展親情連線、才藝比賽、安全培訓、結對關愛等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活動10余次;借助安理大醫學院大學生開展暑期實踐活動,依托留守兒童活動室,為留守兒童做心理輔導、免費義診活動、為留守兒童送醫送藥,陪留守兒童一起做游戲……
據悉,自2010年開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建設分別納入了省、市民生工程。2010年,我市共建成投用11個活動室。今年建設任務12個。市婦聯負責同志介紹,作為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建設項目的牽頭單位,市婦聯按照“高起點選址、高標準配置、高效率實施、高密度宣傳、高水平管理、高熱度關愛”要求,切實把留守兒童活動室建設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調查摸排,精心選址定點。每個活動室除了省婦聯投入的2萬元少兒圖書和體育器材外,市婦聯還結合實際,為每個活動室統一配置了數碼相機1臺、彩電1臺、DVD1臺、愛心傘15把、收納箱2個。項目所在地區、鎮(鄉)出資出物,為活動室配備書柜、圖書、桌椅、電腦、空調、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設施。截至目前,今年的12個留守兒童活動室的建設工作已于5月底全面完成,管理、使用工作正有序推進。計劃到2012年底將實現全市47個鄉鎮實現全覆蓋,惠及全市近4萬名農村留守兒童。
為了確保讓活動室“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市婦聯制定了活動室管理考核、資金管理等辦法,出臺了加強留守兒童活動室建設和后續管理養護工作意見。建立健全了活動室建設管理、信息報送、關愛活動、民生宣傳等各項制度。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廣泛招募一批由干部、醫生、教師、大學生、先進典型及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的“愛心媽媽”志愿者隊伍,“愛心媽媽”們利用端午節、兒童節、暑期等重大節假日,依托活動室開展多項關愛活動,讓這些遠離父母的孩子因為有了“愛心媽媽”的陪伴而快樂充實,使留守流動兒童身心不再孤獨,健康快樂地成長。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