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實施民生工程紀實
清晨,走進大通區洛河鎮王莊村的活動場,一幅祥和歡樂的景象呈現眼前:村民們有的在跳健美操,有的在踢毽球,有的在練太極拳,喇叭里舒緩的健美操曲和遠處爽朗的笑聲不絕于耳。村民們高興地說:“我們村的文化廣場真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這里天天就跟過年一樣熱鬧。”娛樂有場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實施使大通區老百姓深刻地體會到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
近年來,大通區委、區政府把民生工程作為全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民心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今年以來,大通區組織實施32項民生工程,其中省級26項,市級6項,截至目前,該區已累計撥付資金5573.26萬元,占計劃投資額的96.6%。
辦大事,鞏固民生之本。大通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投巨資、辦大事,舉全縣之力大打一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行路難、上學難、吃水難等問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群眾致富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積極構建城鄉衛生服務體系,洛西、朝陽社區衛生服務站新建工程和田東社區衛生服務站改擴建工程已投入使用。1個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和13個留守兒童之家配套設施已到位,完成建設任務。上窯鎮敬老院新建工程即將完工。全區新建的23個農家書屋實物配送已全部到位,實現了農家書屋全覆蓋。新增建設任務的21個村均修建了垃圾池,3條城鎮小街小巷改造整治工程將于近日完工。
抓重點,夯實民生之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近年來,大通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夯實民生之基,有效地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焦點問題,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區認真落實各種惠農政策,以農業產業化為載體,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今年以來,全區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已超額完成水稻、小麥參保任務,奶牛保險、能繁母豬保險均實現應保盡保。該區通過培養、建設一批帶頭致富能人的“能人+農戶”模式,培育能人帶動農戶發家致富機制。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已培訓924人,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已培訓236人,完成全年培訓任務的134%。全區1080戶城市低保戶享受廉租房補貼。
顧全局,注重協調推進。就業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和諧之基。近年來,大通區委、區政府以群眾滿意為價值取向,高度關注民生,著力以統籌城鄉就業、社保、醫保為主線,不斷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暢通勞動維權渠道,使民生工程真正施惠于民,讓老百姓享受“業有所就、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保障,解除后顧之憂。為使群眾享有良好的醫療條件,該區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區10.8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9.46萬元,人均救助金額達3619.3萬元;完成白內障患者手術57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落實全區城市442名、農村395名重度殘疾人和城鄉貧困精神殘疾人救助資金58.72萬元。加快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城鄉醫療救助135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48.86萬元。落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8月底,全區保障對象為1830戶4550人,月保障資金為48.55萬元,打卡發放低保資金267.07萬元,落實農村“五保戶”前三季度供養資金113.06萬元。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制度,確定獎扶對象169人,特扶對象28人,獎扶資金15.65萬元。
(通訊員 宗承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