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淮南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后,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軌道——讓農民兄弟喝上安全水
在毛集實驗區毛集鎮梁庵村和河西村采訪,記者看到這里的農民兄弟家家戶戶都已用上了自來水。農民兄弟告訴記者說,家里的手壓井水一般只有洗衣服時才用,喝水、做飯都用自來水了。他們家家戶戶都有獨立的水表,基本水費每戶每月5元,基本水量每戶每月4噸,超出部分計量收費,花錢用水明明白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一項國家投入巨資實施的惠民工程,以前由于工程運行管理中管理主體不明確、運行管理經費不落實等問題較多,造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期存在著有人建、無人管、沒人用的尷尬現象。
為了讓農民兄弟喝上健康水,我市加強了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護,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了《淮南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落實了市、區級運行管護資金,人員、維修經費均列入了財政預算,明確了鄉鎮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的責任主體。按照《淮南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實行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制,縣(區)級水利部門負責工程建設,驗收合格后,移交工程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管理,鄉(鎮)人民政府可成立供水管理站或者委托相關站、所管理,每處工程可由所在村委會成立管理小組,明確責任人,落實責任制,管理主體的明確,確保了工程有人管。同時,市、縣(區)兩級財政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護資金,列入了財政預算,一是人員經費,每處工程按照1名專管員和3名收費員設置,專管員每人每年2000元、收費員每人每年1000元標準執行。二是維修經費,綜合考慮工程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數額和設備折舊因素,每處工程按照工程規模在2000人以下的每年5萬元、2000人以上的每年7萬元維修經費標準執行,運行管理經費的落實,確保了工程有人用。
據了解,2005至2010年,我市共興建了集中式供水工程208處,計劃解決43.6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總投資2億元,實際解決了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43.9878萬人。2011年度全市計劃新建工程11處,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3萬人和8所學校0.46萬名師生飲水不安全問題,總投資1626萬元。供水工程已運行實現12小時以上全天候供水和定時供水達6小時的占全部工程的85%左右。
記者在采訪中同時了解到,由于手壓井用水的傳統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加之農村留守家庭都是老人和小孩,少數農民兄弟仍存在著不愿意交錢用水現象。
針對這一問題,市水利局有關負責同志強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在加大宣傳,讓農民兄弟充分認識喝衛生水、健康水、安全水重要性的同時,縣(區)有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遇到小的問題能夠在基層自己解決。另一方面要及時做好技術服務,對遇到機井不出水、機泵損壞、管道主要部位毀壞,能夠及時到現場制定方案,利用每年的維護資金進行修復,確保農民兄弟及時、方便喝上衛生水、健康水、安全水。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