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多管齊下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走進田家庵區曹庵鎮李橋村農民文化活動廣場,健身路徑、籃球場等體育設施一應俱全。“現在農村不缺吃、不缺穿,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健康的文化活動,自從文化活動場地建好后,只要閑了,都往這兒跑,這里是全村最有人氣的地方!”村民高興地說。
為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該區不斷加大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高標準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力爭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全覆蓋。目前,全區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1個村農家書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實現了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無線調頻廣播全覆蓋,建設了23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了50%以上。
文化活動中心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陣地,以中心為依托開展的文化惠民工程讓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起來。
在安成鎮連崗村,處處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歡樂氣氛。村文化活動廣場多功能健身廣場人聲鼎沸,圖書室里坐滿了前來學習的村民,以往推廣農村文化建設,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場地少,讀書看報難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這里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民群眾增強身體素質,豐富農村科普文化知識的重要陣地。
硬件建設是保障,軟件建設是基礎。該區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示范帶動、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整合鄉鎮文化設施資源,為農民提供包括文藝演出、圖書閱覽、書法繪畫、電影放映、科技講座、體育活動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提升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去年以來,共向群眾發放文明手冊1萬余冊,舉辦科普、醫療、法律等知識講座20余場,組織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120多場次,放映數字電影490多場,開展文藝骨干培訓班28次,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的實惠。
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如何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田家庵區從豐富內涵入手,強化公民道德教育,以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鄉風,促進社會和諧。“大范圍進行宣傳教育,持續深入開展創建評比,全面提高農民群眾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以文明的鄉風促進了整個農村的和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這就是田家庵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
該區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逐步提高了農村文明程度。以“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為抓手,大力開展評先創優活動。以鄉鎮、村為載體的文明村創建活動不斷提高,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明衛生村、文明生態村、和諧文化村、特色文明村、文明小康村脫穎而出。經濟和區域經濟建設到哪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就重點落實到哪里;小康示范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哪里,文明村創建活動就重點推進到哪里。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以設施建設培文明土壤、以文化惠民播幸福生活、以道德建設育文明鄉風,田家庵區以文明鄉風培育為重點,全面深入開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鄉村群眾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明素質全面提升。
(通訊員 趙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