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八公山區不斷完善扶持政策,創新服務機制,強化行政作為,采取多種有效舉措,積極優化投資環境,為落實“四爭”戰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完善扶持政策。該區全面對接和細化落實了淮南市《關于建立健全五個機制,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若干規定》,配套工商、稅收等政策,放寬市場準入、登記審批等條件,切實增強八公山區投資環境的吸引力。自今年起,區財政每年安排300-5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新上工業、優化結構、盤活存量等的扶持。進一步完善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3381”推進計劃》、《“4451”騰飛計劃》,破解民營企業融資、技術、人才、審批等發展難題,力爭年底實現新增規上企業12家,新增私營企業60家的目標。
創新服務機制。實行領導聯系制度,該區在項目庫中精選了29個重大項目,26名四大班子領導實行跟蹤推進,聯系領導定期調研督查,跟進建設節點,并按月匯總通報,督促、指導、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建立“六五”工程掛牌保護制度,對于工業、旅游、房地產、商貿、社會服務業、交通建設6類行業,從項目庫中分類挑選出5個投資大、拉動力強、轉型效果好的重點項目,掛出“重點工程保護牌”,明確每個項目的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強化對“六五”工程項目的調度幫扶,推動項目早啟動、早投產、快見效。實行干部掛職企業制度,按照政治素質高、經濟工作熟、工作作風硬的標準,從區直單位遴選多名干部到企業掛職,全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或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問題。
強化行政作為。針對影響投資環境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加大力度抓好環境污染和違法建設整治,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治,全面關閉整頓非法違法山石開采企業,全力打擊拆除違法建設,優化投資發展環境。
(通訊員 樊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