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紀實
“近期,在南京舉辦的全國糖酒交易會上,我們的產品銷售火爆,現場簽單2000余萬元,加上有合作意向的,估計最少可簽到5000萬元的銷售訂單。”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安成經濟開發區的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采訪,公司總經理劉后繼一邊帶著記者到各個生產車間參觀,一邊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說:“我們2013年剛進入園區的時候還是一個小企業,經過2年多的努力,今年前10個月,公司銷售收入就達到了7200萬元,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在短時間里取得今天的成績,我深深感受到科技是支撐我們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劉后繼向記者介紹,入駐安成經濟開發區后,在區科技部門的扶持下,公司在食品科研方面狠下功夫,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速率,先后開發出了蘇打水、蘋果醋、檸檬水、淮南牛肉湯等一系列產銷對路的產品,公司規模快速發展壯大,目前已擁有員工100多名。2014年公司獲得了“安徽省科技民營企業”稱號,現已申請發明專利10余項。
“在市區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已擁有7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省高新技術產品。在目前總體經濟形勢下滑的情況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與安理大、合工大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通過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逐步擺脫單一圍繞煤炭企業進行產品生產的發展制約。”同樣在位于安成經濟開發區的安徽鑫宏機械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同志對依托科技創新“調轉促”充滿了期望:“我們從發展中深刻認識到,一個企業如果不在科研創新上下功夫,那么它的發展應該說是走不遠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圍繞《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田家庵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出臺了《田家庵區科技創新獎勵暫行辦法》,在全市首家設立了“科技創新獎”,對獲得國家、省、市科技資金資助的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和新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和100萬元的獎勵。同時,還制定了對創新型試點企業、信息化試點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標準化生產基地、高新技術產品等的相關獎勵政策。
“設立‘科技創新獎’,對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建設‘創新型田家庵’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采訪中,田家庵區科技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科技創新獎’的設立對我區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來我區建立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吸引優秀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熱情,根據省知識產權局最新數據,今年1至9月份,我區專利申請量為1868件,占全市比重為75.53%,專利授權量為1291件,占全市比重為75.28%,其中發明專利260件、實用新型1014件、外觀設計17件,分別占全市的83.60%、74.94%、33.33%。預計2015年專利申請量可達2266件、專利授權量可達1589件。”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扶持企業成長壯大,田家庵區還積極做好產學研聯合工作,不斷豐富創新載體,目前,該區90%以上的規上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協議,區域內現有“礦用安全儀器儀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礦用泵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淮南市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淮南市無損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國家級、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級、7家省級、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載體推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高新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值增加迅速,淮南華光礦山電子技術研究所的KBZ33礦用隔爆型饋電開關和光機電一體化,中國三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礦用本安型瓦斯抽采管自動放水器和光機電一體化,淮南市華源礦用機電設備廠的礦用隔爆型水冷潛污水電泵和光機電一體化,淮南長安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的ZBC100/300K(A)隔爆型逆變式充電機和改造傳統產業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安徽理工大學高科技中心的磨料射流切割裝置和改造傳統產業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等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值逐年遞增,2014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97億元。
(記者 蘇強)